寬容是指接納一切的勇氣。愛一個人是沒有條件的,愛一個人就要接受 他的全部,包括優點和缺點。就如同欣賞一朵玫瑰,在欣賞玫瑰的美麗時, 還要接受它的多刺。所有的愛都需要寬容,特別是對孩子的愛。仔細想想, 我們對孩子的愛往往附帶了很多條件,比如孩子很聽話時才會高興,成績很 好時才覺得欣慰等,這恐怕是我們很多人的習慣性做法。 寬容不是態度謙卑地許可一切,而是在平等基礎上的尊重,是不理解時 的容忍。沒有對平等的理解,就沒有真正的尊重,進而沒有真正的寬容。當 我們面對一件事而不能做到理解時,寬容是最簡單的處理方法。
我以前看書的時候總是習慣把自己的感受記在本子上—我很在乎書的 潔凈,從來不在書上亂畫。但我的女兒似乎並沒有遺傳我的這個特點。以前 我一看到她在書上亂畫就很生氣,但當我從書上得知很多著名人物都有在書 上注解的習慣時,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我的習慣不應該強加 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都會有自己的生命軌跡,我們不能拿自己的 孩子和別的孩子比,更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更加不 能拿孩子和自己相比。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地方,都有其優秀的地方,按西 方人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使者。這樣說總是很容易,當真的遇到問題 時,我們是否可以做到真正的寬容呢?
人越老可能越寬容,但孩子是不會等你老的時候才來到世上,更不會等 父母需要長大 你有了足夠的經驗時才長大。當孩子有著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卻又 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時,該怎樣接受他?如果說生活習慣還容易接受一些,那 麼對于能力的差距就真的需要寬容了。
女兒從小對數字很遲鈍,電話上的那幾個數字直到很大時才認識,6歲 時連5減2這樣簡單的數學問題還沒有搞明白。孩子們大概是從小學二年級 時開始學習讀手表上的時間的,但是她從來就沒有認識過,總也弄不明白那 幾個針是怎麼回事,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大概在她初一時,有一天,她突 然告訴我說她認識表了。那一刻我無法形容我的感受。
我們總在擔心有很多東西孩子學不會,但事實是那時的孩子還沒有能力 去理解這些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強迫他們理解呢?每個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 和能力是不同的,他們還是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其實即便一輩子不明白 也沒什麼,因為,有很多事情我們也沒有搞懂,有幾個人真正讀懂了愛因斯 坦的《相對論》?看懂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呢?在女兒不認識表的時 候,我從來沒有為此著急過。周末早晨我叫她起床,她問幾點,我就隨口說 10點,她就起床了。她一天的生活根本沒有時間觀念,飯好了就吃飯,天黑 了再睡覺。回想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其實都是生活在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 的世界里的,長大了以後知道了時間和空間,卻也被這樣的知道束縛了— 我們總是被所知道的事束縛。
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而且也需要遵循規律 來學習。有些知識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教,因為他們缺乏相應的理解能 力。很多東西等到他們成長到了一定的年齡自然會懂,如果沒有明白,就最 好等到他們有興趣的時候再去教。記得我在上學的時候,認表這樣的事情要 到小學四年級左右才學習,但是現在的孩子很早就學習這些,甚至連幼兒園 的孩子也在學習。當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夠的時候,學習起來會費力,老師教 授起來也很費力,孩子學不好我們還會難過,並有可能懷疑孩子的智商,這 真是沒有意義的痛苦。
我們要有耐心等待孩子長大,要有胸襟容忍孩子在某些方面能力的不 足。很多父母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常常這麼說:某位同學 的作業那麼好,你為什麼這樣?某個叔叔的孩子成績非常好,你為什麼不用功?其實想想我們自己從小到大是不是班級里最好的那個學生?即便是,總 有不太好的學生吧?那麼二十幾年過去之後,誰又是最好的呢?到死的時候 我們又要怎樣比較呢?所以這樣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盡量發現孩子的優點才 是我們更應該努力做的事情。如果我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我們就會不斷地挑 孩子的毛病,孩子也就沒有了信心,甚至會自卑,而自卑的心態卻會影響一個 人的一生。所以,寬容地接納孩子的一切,是我們愛他們的首要條件。
我們不但要寬容地接納孩子的一切,也要寬容地接納一切差異。人類社 會的存在方式千差萬別,所有的這些差別都是由每個個體的不同而產生。試 想,如果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是一種模式,如果所有 的家庭都是一個狀態,這個世界該多麼單調!所以,欣賞差異,接納差異, 寬容差異,這是遠離痛苦和獲得快樂的方法之一。
舟舟的母親能把舟舟這樣一個先天性智障的孩子培養成音樂指揮,甚至 登上國際舞臺去表演,那需要母親擁有多麼寬容的胸懷。我曾在一篇報道舟 舟母親的文章中看到這樣的描述,有一次她和舟舟坐公共汽車,旁邊的母親 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而批評她的小孩,舟舟的母親當時在想,如果自己的 孩子能夠像平常的孩子一樣,她不會再要求任何東西。她不會要求孩子一定 要考一百分,一定要有多優秀。問題是,大多數還沒有學會什麼是真正的愛 的母親對孩子的期望總是沒有止境的。
比爾蓋茨在成功之後很感謝他的媽媽,因為她總能從他的行為中找出 正確的理由。我們是否對孩子的每個細節都能寬容到找出合理的原因?即使 沒有合理的原因,我們能否接納孩子與我們的不同?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 會越來越獨立,必然會在很多問題上與我們有分歧—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面對分歧,我的原則是首先要寬容不同的意見,其次再用“過來人”的經驗 為他們提供參考,幫助他們決策。如果缺乏寬容,面對孩子與我們的分歧 時,我們會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強迫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或者因為痛苦 而冷戰所造成的局面對于他們的成長是有害無利的。
寬容是愛的最基本要素。如果沒有寬容,我們就不能說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