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長大
之所以把愛放在首要位置,是因為愛是人類生活的核心內容。如果沒有 愛,即使沒有戰爭和災難,沒有貧窮和疾病,即便所有事情都完美,教育的 方法也非常的高明,人類也不一定能夠生活得幸福。正是因為愛,在這樣充 滿艱難的人世上,才會有很多美好的故事;正是因為愛,我們會被感動;正 是因為愛,有些錯誤我們可以原諒。
我看過一個美國電影,有這樣一個段落讓我印象深刻:一個女孩喜歡一個男 孩,但是她媽媽不同意他們繼續交往。媽媽沒有強烈地反對,只是提醒了女孩一些 問題。女孩出于對男孩的愛繼續和他交往。這對戀人偶爾會同居。有一天女孩發 現自己懷孕了,而這個時候男孩不見了。女孩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媽媽說: “寶貝回家來,媽媽這里永遠是你的港灣。”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非常感動。
如果在中國,這樣的事情出現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媽媽反對年輕人的交往, 僅僅是語言的反對嗎?一旦出了問題,孩子敢給媽媽打電話嗎?即使打了,媽媽的反應又是怎樣的?我確信大部分父母是愛孩子的,但是我同樣也確信,很 多家長對于愛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在不同的標準及理解下,愛的方式也是不同 的。通過這個故事我希望我們能理解什麼是愛:沒有強迫,沒有禁止,但是有 尊重,有寬容,有理解,有給予,有責任,然後用時間證明所有這些的存在。
從我自身的體會來看,我的父親對我的教育並不完美,我也曾經一度對 他充滿怨氣,但是正是因為他愛我,對我的嚴厲和希望都是愛的表現。我對 他也如此。正是因為怨恨過,那些充滿怨恨的往事反而都成了愛的回憶。愛 不一定都是美好的過程,但是,因為有愛,所有的過程會變得美好,所以, 愛彌補了很多問題。
世界發展到今天,很多事情都變了,可人類最本真的愛是不會變的。在 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愛。只是,愛是一門非常復 雜的學問。該怎樣理解愛?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還是按照別人希望的方式 去愛?如果自己與別人希望的目標有差異,該怎樣處理?物質匱乏的年代給 予物質是愛,那麼解決溫飽之後,愛是否也面臨升級的問題?
長久以來,我們似乎忽視了愛的教育,使得我們愛的能力不夠強大。為 了便于理解,我把愛的內容具體化了,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愛遠遠不 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