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以來,大力度的“限購令”對國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産生了較大影響,使開發商對後市的預期被迫調整,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大為縮水。此前,一度有人預期,一旦地方政府利益受到觸及,“限購將逐步放寬”。但在最近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樓市的“限購”被再度強調。已實施限購的城市被要求“繼續嚴格執行”,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則明確“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顯然,樓市各方利益博弈進一步凸顯,土地收益下降促使地方政府對現有政策執行力度的放鬆以及通脹加大與部分城市“限購”,資金流向二、三線城市推動房價上漲,成為下半年樓市調控的關鍵。
國家統計局7月18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繼續趨緩,但房價漲幅居前的,包括石家莊、長沙、烏魯木齊、丹東、洛陽、牡丹江、蘭州、昆明、南昌、瀋陽、西寧、秦皇島等城市均為二、三線城市,已經取代北上廣深成為領漲主力。其中,價格同比漲幅位居第一的烏魯木齊漲幅高達9.3%,蘭州、南昌、洛陽漲幅分別為8.2%、
8.2%、8.1%。
與房價漲幅相對應,二、三線城市樓市綜合地價漲幅也大幅上漲。據國土資源部公佈的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數據,綜合地價環比漲幅前十位中,濰坊、黃石、淮南、北海、南寧、重慶等二、三線城市榜上有名,綜合地價同比漲幅超過20%的城市昆明、深圳、石家莊、南寧,均為二、三線城市。
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25日公佈的一份針對15個省份50個未“限購”二、三線城市樓市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城市受調控影響有限,上半年房價無一下跌,37個城市價格出現小幅上漲,且近四成城市本地投資購房比例超過20%,近三成城市外地人購房比重超過20%。調查報告認為,應根據市場發展階段和市場結構等因素差異採取不同限購措施。
中央發出“堅持調控方向不動搖、調控力度不放鬆”政策信號,表明瞭中央堅定地調控信心,被業界視為中央對地方放鬆調控衝動的警示。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608個城市按照要求公佈了2011年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佔全國城市總數的92.5%,但實行限購政策的城市僅40余個,在國家統計局重點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中,有超過一半尚未出臺“限購令”。擴大“限購”城市的數量已無懸念,主流地産分析機構均認為,只要堅持對現有政策嚴格執行,下半年調控效果會更加明顯。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擔憂樓市擴大“限購”面臨執行難。
21世紀不動産分析師粟日表示,限購範圍的擴大,對投資客的異地置業起到一定的阻滯作用。但是二、三線城市限購政策的執行存在一定困難。面對限購,開發商可以採取緩拿地、不拿地的方式來應對,但地方政府短期內對土地收入的依賴卻無法改變。換句話説,地方政府的資金鏈可能比開發商更緊張。目前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已超10萬億,很多地方政府高負債運作。據審計署數據稱,2010年底,有78個市級和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分別佔兩級政府總數的19.9%和3.56%。而今年保障房的建設任務已空前繁重。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對房地産調控的堅定決心,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現實困難,行政限購“騎虎難下”。
業內人士認為,通脹壓力的加劇,投資渠道的狹窄,使房地産的投資屬性被放大。解決房價上漲問題,決策層的決心很重要,而從土地制度上、財稅制度上改變地方政府壟斷、高價供地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