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歷史大事記  > 正文

臺灣原住民歷史大事紀年表(18C)

2006-08-21 13:22 來源:原住民基本資料庫 字號:     轉發 列印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笨港(今北港)十寨居民合資建築天妃廟,後因笨港溪改道,北港及新港居民都在爭媽祖廟的正統。

  1701年(康熙四十年) 福、客移民入墾臺中大甲地區,爾後漢人與原住民道卡斯族爭食田園,常生各種衝突。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 漳州人向大肚溪附近的平埔族購買田地,拓墾大肚莊(今臺中大肚鄉)。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 臺灣、諸羅縣民招徠福建汀州人入墾羅漢內、外門(今高雄縣),此為全臺客家人較早墾居之地。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 諸羅知縣諸羅木柵城(今嘉義)。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泉州開墾集團陳賴章墾號入墾大佳臘地方(今之臺北市及部分臺北縣區域),臺北盆地之墾拓事業于焉興起。

  1711年(康熙五十年) 清廷重申嚴厲禁止客家人無照偷渡來臺。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遼左金人周元文完成《重修臺灣府志》。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 清廷聘耶穌會傳教士來臺測量並繪製西岸地圖。周鍾瑄上任諸羅縣令,對彰、嘉地區之開拓建設貢獻頗多。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 諸羅縣令周鍾瑄建諸羅、打貓、哆啰嘓、大武壟四社的平埔族人學校,以教化原住民。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 岸裏社原住民阿莫等入墾貓霧栜一帶平原之地(今臺中縣、市地區),為臺中平原開發之發軔。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 福建人陳夢林應周鐘瑄之聘,完成《諸羅縣誌》之彙編?《諸羅縣誌》為臺灣現今所有方志中,最重要之一本。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半線施世榜築八堡圳(今彰化縣內),此圳為清領時期臺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設。

  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 巡道梁文瑄於今臺南建海東書院,為全臺規模最宏偉的書院。臺灣府學貢生陳文達完成《鳳山縣誌》及《臺灣府志》之編纂。

  1721年(康熙六十年) 朱一貴于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反清起事,失敗被捕處死。由朱一貴事件蘊釀出臺灣南部福客械鬥,規模龐大,為臺灣史上首次福客械鬥事件。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 清廷平阿里山、水沙連各原住民抗暴。清廷立石畫界,不準漢人擅越界限到原住民地區開墾,以杜絕漢人與原住民衝突、糾紛的發生,但效果不彰。

  1723年(雍正元年) 清廷于臺灣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並改建諸羅縣木柵為土城,為臺灣第一座土制城樓。

  1724年(雍正二年) 清廷重修頹圮荒廢的淡水紅毛城,使得此座城堡之古老風貌能夠保存至今。福建漳浦人藍鼎元完成《平臺紀略》,對清廷之治臺政策,頗多建言。

  1725年(雍正三年) 清廷下令禁止砍伐樟樹,以防止漢人因入山採伐樟樹,侵入原住民聚落而引起流血衝突。(注︰樟樹、蔗糖、茶樹為清代臺灣之寶)

  1727年(雍正五年) 清廷增設澎湖廳,加強對澎湖之治理。

  1728年(雍正六年) 臺漢御史夏之芳輯臺地科舉優良文章彙編《海天玉尺》,為當代讀書人應考寫作的優良範本。

  1729年(雍正七年) 粵人廖簡岳進入拳山堡(今臺北公館至新店一帶)拓墾。

  1730年(雍正八年) 福建人陳倫炯參考前人描述並親自實地考查而撰寫《海國聞見錄》,為一本圖志豐富的史地書籍,並首度提到“平埔”族。

  1731年(雍正九年) 道卡斯族大甲西社聯合樸仔籬社等八社反清,事件經七個月始討平,事後清廷改大甲西社為德化社。

  1732年(雍正十年) 清廷規定凡有田産且循規蹈矩者,準攜眷來臺。

  1734年(雍正十二年) 清廷諭令臺灣文武官員,年滿四十且無子嗣者,可攜眷來臺。安溪人進辟拳山堡驅趕客家人,在今臺北公館建立公館莊。

  1735年(雍正十三年) 彰化眉加臘社原住民的反抗事件層出不窮,北路副將靳光瀚在次年領兵鎮壓。

  1736年(乾隆元年) 四川周于仁與湖廣的胡格共同編撰《澎湖志略》,內容包羅萬象,凡有關的地圖、宮廟、文物風俗、詩賦等,皆有詳盡敘述。

  1737年(乾隆二年) 清廷嚴禁漢人擅娶原住民婦女,以防漢人藉通婚之便利,侵犯原住民土地。

  1738年(乾隆三年)艋舺(今萬華)泉州人創建龍山寺,全部工程于乾隆五年完成,遂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1739年(乾隆四年) 泉州人林耳順入中港社(今苗栗竹南)拓墾。

  1740年(乾隆五年) 漳州人郭錫塯開鑿塯公圳(今臺北地區),至今公圳仍在,只是被埋在新生南路地下。

  1741年 (乾隆六年) 劉良璧完成《臺灣府志》之重修。

  1743年 (乾隆八年) 泉州人張啟祥開闢淡水廳木柵莊。

  1744年 (乾隆九年) 因受漢人開墾威脅,平埔族之西拉雅族大武壟社自焦吧哖(今玉井)地方,遷移至荖濃溪及楠梓仙溪流域(今高雄縣境內)。

  1745年 (乾隆十年) 清廷詔準臺灣移民攜眷入臺。

  1746年 (乾隆十一年) 臺灣漢御史范鹹完成《續修臺灣府志》。

  1747年 (乾隆十二年) 客家人入墾貓裏(今苗栗),客家人開始進入東勢角(臺中東勢)開墾,與原住民發生流血衝突。

  1748年 (乾隆十三年) 清廷再度停發准許攜眷來臺執照。

  1750年 (乾隆十五年) 晉江吳洛拓墾臺中盆地;福建人林成祖開闢擺接一帶(今臺北縣新莊市)。

  1752年 (乾隆十七年) 臺灣各廳縣立“番界”一石于原住民部落邊界,禁止漢人出入。漳州移民于芝山岩(今臺北士林)建立惠濟宮。

  1755年 (乾隆二十年) 林成祖鑿大安圳,灌溉今臺北縣土城、中和、板橋一帶田地?福佬人賴基郎等開墾大姑陷(今桃園大溪)。

  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諸羅人王剋捷中進士,為史上首位登第的臺灣人。

  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 清廷令管轄所及的平埔族人學習漢俗、改用漢姓。

  1762年 (乾隆二十七年) 福佬人林天生拓殖淡水廳石壁湖(今臺北縣中和市)。

  1764年 (乾隆二十九年) 余文儀、王瑛曾分別完成刊行《臺灣府志》、《鳳山縣誌》。

  1767年 (乾隆三十二年) 澎湖通判胡建偉完成《澎湖紀略》十二卷,對於澎湖史料的保存功不可沒。

  1768年 (乾隆三十三年) 淡水林漢生入墾蛤仔難(今宜蘭)遇害,此後十餘年,無人敢入蛤仔難。

  1770年 (乾隆三十五年) 泉州人入墾柑園地(今臺北縣樹林鎮),北部地區福客移民爭地衝突就此揭開序幕。

  1771年 (乾隆三十六年) 匈牙利人莫利斯?貝尼奧斯基抵臺灣東北海岸,返歐後,將他寫的旅臺見聞遊記介紹給西方人,並於倫敦結集出版。

  1772年 (乾隆三十七年) 永安大圳(今臺北板橋一帶)及大坪林圳(今臺北新店一帶)分別完工。

  1773年 (乾隆三十八年) 朱景英出版《海東札記》。

  1775年 (乾隆四十年) 客家移民開闢淡水廳樹紀埔(今新竹竹東)。

  1776年 (乾隆四十一年) 淡水廳芝蘭堡(今臺北士林)農民與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合作開鑿水硯頭圳,便利周圍的農田灌溉。

  1777年 (乾隆四十二年) 福客移民爭淡水廳海山堡柑園地一帶(今臺北縣樹林鎮內),客家人失敗,流亡到竹塹。

  1778年 (乾隆四十三年) 漳州人林應寅(板橋林本源家始祖),定居淡水的新莊。

  1780年 (乾隆四十五年) 泉州人移墾彰化水沙連堡集集(今南投縣境內)一帶。

  1781年 (乾隆四十六年) 福佬人與凱達格蘭秀朗社人訂約,開墾拳山堡,並拓殖深坑。

  1783年 (乾隆四十八年) 漳州人嚴煙渡臺傳天地會,林爽文等人相繼入會。

  1784年 (乾隆四十九年) 鹿仔港(今鹿港)正式開港,與福建莆田蚶江對渡,一時官商雲集,成為中部重鎮。

  1786年 (乾隆五十一年) 林爽文打天地會名號,反清起事,呼應者眾,前後歷時十四個月之久,而後被清廷弭平。鹿港富賈合資完成龍山寺之興建,為臺灣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

  1787年 (乾隆五十二年) 諸羅縣民因助清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清廷正式將諸羅改名嘉義。漳州人吳沙開闢三貂嶺,為吳沙移墾蛤仔難計劃的序曲。

  1792年 (乾隆五十七年) 清廷開八里坌,與福建五虎門對渡。

  1795年 (乾隆六十年) 天地會余黨陳週全等人再度起事攻陷鹿港,破彰化城,于田中央莊(今溪湖鎮田中裏)遭伏擊而潰敗被捕。

  1796年 嘉慶元年) 漳州人吳沙率眾進墾蛤仔難(今宜蘭),受原住民平埔族人阻撓攻擊,但也為漢人在蛤仔難之拓墾奠立基石。

  1797年 嘉慶二年) 吳沙在烏石港建造土圍墾荒,建立第一個據點頭圍(即頭城)。

  1798年 嘉慶三年) 吳沙病逝,其侄吳化克紹其裘,繼續開墾二圍、三圍、湯圍等地。

[責任編輯:system]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