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5 10:53 來源:臺灣原住民基本資料庫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15000B.C.~3000B.C.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臺灣,生活型態尚停留在漁獵採集的階段,石器原料則取自海邊的礫石,完全用打剝方式製作,是典型的礫石器工業,從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出土的“長濱文化”及分佈在西海岸中北部丘陵臺地的“網形文化”可以得到左證。
5000B.C.~3000B.C 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已會用簡單的農耕,陶器為此時的代表物,大部分陶器的體部都有粗繩紋,在口部則有菱形、交叉、波浪等劃紋,並且在罐形器的口線外側出現一道脊突,形成了“大坌坑文化”的主要特色。
3000B.C.~2000B.C 澎湖島尚是不毛之地,但透過當地橄欖石玄武岩的輸出,慢慢發展出日常生活所需的繩紋陶器、石器、貝類、鹿角等物品,以及從事小規模的近海漁撈、採集岸礁上的貝類為生。 在臺中縣清水鎮、大肚鄉、南投縣草屯鎮、集集鎮等地除了承襲“大坌坑文化”的細繩紋紅褐色陶器外,並逐漸增加素面的陶器,其中以臺中牛罵頭最具代表性,史稱“牛罵頭”文化。 透過臺、澎兩地的往來關係,臺南、高雄等地的石器材料大多來自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並繼續生産細繩紋紅陶,由於以臺南縣仁德鄉的牛稠子最具代表性,史稱“牛稠子文化”同時,在屏東縣墾丁、恒春等地亦延續了“大坌坑文化”的特質,長方形的石板棺、拔齒風俗是“墾丁文化”的特色。
3000B.C.~500B.C. 居住在屏東鵝鑾鼻的先民們,其産業活動仍然以漁獵、採集、狩獵為主,器材的組合也多是食物處理工具而非生産工具,史稱“鵝鑾鼻文化”。
3000B.C~1A.D. 分佈在花東縱谷及海岸地帶的先民,已會使用石鐮、石杵等農具,來耕種榖類,製造大量的陶容器,做為飲酒器、烹煮食物之用,並有精美的石質、玉器等墓葬陪葬品,反映了“卑南文化”的豐富變遷。位於海岸山脈的東面山麓,除了過農業、漁獵生活外,尚發展出岩棺、石壁、石像、有孔石盤等與祭祀有關的巨石結構建築,其中又以臺東縣成功鎮麒麟最具代表性,史稱“麒麟文化”。
2500B.C.~1000B.C. 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2000B.C.~80B.C. 分佈在新店溪、淡水河的河階上及臺北盆地的邊緣地帶,先民已製作技術進步的有肩石斧、有段石斧,使用石斧種植榖類,達到鋤耕的農業階段,存在的貝冢使得“圓山文化”更具歷史價值。
2000B.C.~50B.C 濁水溪中游北岸集集大山山坡下的聚落,是臺灣中部古早新石器時代居住最久、最廣的地區,當地人民使用石鋤、石刀等農具,捕魚的石網墬,狩獵的箭頭,木工的斧、鋸,紡織用的石紡錘,過著以農耕為主,漁獵、木工、紡織為輔的“洞角文化”。
2000B.C.~200A.D. 自西海岸地區沿大肚、濁水溪一直往南投內陸延伸,隨處可見表面無紋飾、手制的灰黑陶器,稻米的耕種技術已傳入臺灣,磨制板岩石刀收割,史稱“營埔文化”
1600B.C.~1000B.C. 目前的臺北盆地由於海侵而形成鹹水湖,芝山岩(今士林)一帶的居民在湖邊撈貝食用,從事農耕兼漁獵的生活,構成“芝山岩文化”的特質。
1300B.C.~400A.D 地處高雄、臺南的臺地或山崗上,其石器多半源自中央山脈的板岩,含砂紅陶、含砂灰黑陶、磨光黑陶等陶器的形制、紋飾的多樣化,見證南部黑陶文化“大湖文化”的進步歷程。
1000B.C.~1A.D. 分佈于濁水溪上游河谷一帶的南投縣仁愛鄉曲冰村落,布農族先民建立起緊密的居屋建築,裏外鋪有板岩地板、弧形平臺、儲物槽、置物臺、顯現高山“曲冰文化”的生業活動。在臺北植物園、新莊、樹林一帶的臺北盆地南部、大漢溪西岸地區,所展出的陶器文化,俗稱“方格印紋厚陶”。質地主要是略含沙的泥質,器型為不帶把手的罐、缽,另外與同時期的其他地區一樣,倚賴多種石制農具耕作,史稱“植物園文化”。臺北盆地東南側、大漢溪東岸和新店溪中游以上的區域,到處散落紅色灰胎的細砂陶、褐色灰胎的粗砂陶,居民的生活型態,雖以農業為主,聚落仍呈散居狀態,史稱“土地公山系統文化”。
1A.D.~1000A.D. 濁水溪中游此時的紅褐色陶器含有粗大的砂粒,素面的紅陶、貝冢,為數眾多的農具,構成“大邱園文化”的特徵。
1A.D.~1600A.D 在臺南永康鄉蔦松、官田鄉、高雄的平原上,西拉雅族先民們手制的陶器十分精良,硬度極高,並且在罐、缽的器腹上發展出四個穿紐孔,作為穿繩之用,此為“蔦松文化”的最大特色。
200A.D.~1600A.D 從苗栗到彰化的海岸地區,拍瀑拉族人民舉行葬禮時,皆採俯身葬,並在頭部覆蓋陶罐,在生活習俗方面,除了遍佈的灰黑陶器及貝冢外,尚發展出鐵刀,將此時的“番仔園文化”推進鐵器時代。
500A.D.~1600A.D. 臺北盆地向東北延伸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産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
600A.D.~1600A.D 分佈在花東縱谷的阿美族祖先,生業型態已以稻作農耕為主,另外尚有河川捕魚,狩獵已成為儀式性活動,工藝技術則以編籃、紡織較為精良,史稱“阿美文化”。
[責任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