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軍事大事記  > 正文

2002年臺灣軍事大事記

2005-12-15 17:22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

  13日,臺報稱湯曜明確定接任“國防部長”。

  24日,陳水扁核定軍方高層人事案,“海軍總司令”李傑升任“參謀總長”,此波人事調整包括7位上將、四位中將。

  3月

  1日,臺正式實施“國防二法”,落實軍政軍令一元化。湯曜明任“國防部長”、 李傑任“參謀總長”(負責軍令)、民進黨元老康寧祥任軍政“副部長”、陳肇敏任軍備“副部長 ”,四位最高軍方負責人臺籍佔了絕對優勢。

  10日,“國防部長”湯曜明赴美參加民間組織的“美臺防禦高峰會”,在非公開情況下,湯發表演講並與美副國防部分沃爾福威茨會談。這是1979年臺美“斷交”後,臺“國防部長”首度赴美訪問並會見美軍方高層。

  17日,臺媒體報道,奉美國國防部指示,太平洋美軍總司令部旗下的《亞太安全研究中心》(APCSS)首度邀請臺軍職及文職人員參加為時十二周的行政訓練課程。

  4月

  臺舉行的“漢光十八號”演習兵棋演練結果顯示,雖然臺在資訊戰具先期洞察及防禦反擊能力,但在戰術測試中,假想敵“紅軍”連連以出奇不意的猛烈攻擊戰術,使“藍軍”逐步敗退。預想中的4艘“基德”級驅逐艦在假想臺海作戰中全軍覆沒,讓軍方相當訝異。

  5月

  7日,親民黨“立委”林鬱方、劉文雄、趙良燕、民進黨“立委”朱星羽、臺灣團結聯盟“立委”黃宗源及國民黨“立委”黃昭順、江綺雯等人發起組成“潛艦國造推動聯盟”,稱將提案要求美售臺8艘潛艦中,有6艘必須在臺製造,否則不得動支預算。

  16日,臺舉行“雄風”導彈試射,“參謀總長”李傑主持。

  18日,臺“中央社”電,陳水扁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時稱,足夠的防衛能力是臺灣與大陸展開對話的先決條件,臺灣未來將繼續添購重要武器系統,特別是以電子戰為重點,以增強臺灣的防衛及反擊能力。

  23日,臺媒體報道,美國官員稱美已于兩周前批准售臺30架美軍現役最先進的AH-64D“長弓”型阿帕奇戰鬥直升機。

  6月

  4日,臺舉行2002年度“萬安25號”防空演習。

  9日,臺軍方宣佈,將自明年1月起分四4次招募1108名志願士兵,編成陸軍三個營的部隊。

[責任編輯:system]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