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軍事大事記  > 正文

2003年臺灣軍事大事記

2005-12-15 17:27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

  6日,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稱,由於目前臺軍多種導彈、雷達、戰機和直升機都缺乏先進敵我識別能力,一旦發生戰事,極可能誤擊美軍協防臺灣的航空兵力和周邊民航機,或遭美軍擊落,在美方要求下,臺正積極在各式導彈上加裝或換裝新式自動敵我識別系統。

  9日,臺“國防部副部長”陳肇敏參加“臺灣國防安全與空權研討會”時稱,空權是臺灣安全的指標,一旦臺海發生衝突,海空軍是第一時間臨戰的軍種,也是臺海防衛成敗關鍵,因此維持臺海空優至關重要。

  12日,針對李登輝鼓吹臺灣應該發展攻擊性武器,臺軍方引用“國防部長”湯曜明任“參謀總長”時的發言表示,臺軍是守勢作戰,作戰範圍是“臺灣海峽的領空、領海區域”,絕對不會到大陸去作戰,也沒有組建兵力到大陸作戰的規劃。

  13日,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志願士兵服役條例修正草案”,為“募兵制”的推動建立法源基礎,臺軍兵源從徵兵制向募兵制發展。

  26日,臺灣媒體報道設,臺軍《軍事事務革新備忘錄》出臺,臺將成立“導彈司令部”,統一負責“遠距導彈、精準導彈及防空導彈戰力”。據稱這是臺“軍事事務革新”第一階段中唯一擴編並達“司令部”位階的部隊,顯示臺軍積極建構反導彈戰力與先制攻擊的決心。

  2月

  7日,臺“行政院院長”遊錫堃指示成立跨“部會”的“反超限戰策劃與指揮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召集,此一跳脫傳統限于軍事範圍之舉,據稱是為了防止未來中國大陸對臺灣可能採取的軍事或非軍事行動。

  13日,臺“國防部副部長”陳肇敏在美國稱,臺灣絕不會主動對中國大陸發起戰爭,不採用攻擊性武器;兩岸應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陳肇敏係應邀參加“美臺商會”主辦的“防禦工業會議”,曾與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勞勒斯會談。

  3月

  10日,臺“國防部長”湯曜明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作“國防業務報告”時稱,2003年臺軍在軍品採購、維修上將大量釋出由島內廠商承辦,金額約新台幣580億元。而且預估到2011年可達906億元。

  4月

  15日,臺軍年度最大型演習“漢光十九號”展開,首先進行高司指揮所模擬和電腦兵棋推演。這次演習是臺曆次漢光演習規模最大的一次。

  19日,的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漢光19”演習第一階段討論結果是,臺海一旦發生戰事,臺軍獨立作戰的時間為兩周,但美方希望能 獨立作戰至少達4周。另外,對於臺軍承受“第一擊”後存活率問題,臺設定的目標是,空軍與海軍要能保存戰力3/4,陸軍則保持80%。在戰爭預算準備方面,從過去8兆元提高至12兆。

  5月

  11日,臺灣媒體報道,由於SARS疫情的蔓延,臺軍方所屬“國軍預防醫學研究所”受令整合島內防疫醫療資源,全力開發SARS疫苗及治療方法,使這一生物戰機構對 外曝光。成立約30年的“預防醫學研究所”是臺軍極機密的單位,從事生物戰防護的科學研究。“預研所”位於臺灣的三峽山區,在蔣介石指示下由以色列協助成立。營區隱密,警衛森嚴。

  6月

  3日,臺灣媒體報道,臺美就基德艦軍售達成協定,將減少100枚隨艦“標準”型防空導彈,使總採購額比原價下調15%,達到此前臺“立法院”通過的決議的要求。與此同 時,臺“立法院”也變相將基德艦預算案解凍。

  5日,繼海軍官校女學生許舒湘在1998年進入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就讀後,海軍官校另一女學生余長蓉也在眾多競爭者中以優異成績考取美國海軍官校,成為臺灣首位進入美國海軍官校就讀的女官校生。

  20日,臺灣“陸軍航空特戰司令部”所屬CH-47SD運輸直升機空中運輸營在臺南縣歸仁鄉航空基地舉行成軍儀式,“陸軍總司令”霍守業稱,這表示臺軍地空整體作戰“邁向嶄新里 程碑”。運輸營加入9架性能優越新型CH-47SD運輸機,每架造價超過10億新台幣,用以載運人員及油彈等裝備,可採內載或外吊方式,也具有水上起降功能,總量達5.4萬磅,馬力4867匹,最大負載1.4萬磅,最大航程1170公里,續航時間4.6小時,性能優越。

[責任編輯:system]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