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1年兩岸關係大事記-6月

2012-04-25 10:51: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1日,《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歷史名畫的合璧凸顯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兩岸的主流民意,不僅佐證了兩岸文化血脈貫通的歷史事實,更進一步推動兩岸同胞增強共同的文化信仰和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感。

  7日,“陸委會”公佈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對兩岸制度化協商評價正面,78.2%的民眾支援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62.2%的民眾對兩岸協商成果表示滿意。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的比例上升到46.1%,認為交流速度“太快”的下滑到32.6%。

  8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首度舉行“兩岸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就2008年6月以來兩會簽署的15項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對進一步鞏固協議成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9日,兩岸警方聯合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警方搗毀重大電信詐騙據點106處,成為兩岸合作打擊犯罪的一次成功典範,標誌著兩岸聯手打擊犯罪取得顯著成效,臺灣民眾因跨境欺詐案件的損失也由3年前的約180億元新台幣降至40億元左右。

  11-17日,第三屆海峽論壇在福建成功舉辦,這是迄今為止兩岸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參與界別最廣、涉及議題最寬的民間交流盛會,論壇緊扣“聚焦基層、共用成果”的主題,突出了“民間性、大眾性、廣泛性”的特點,進一步拉近了兩岸基層民眾的純樸情感,強化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民族認同感。

  13日,第九屆海峽青年論壇在臺北啟動,這是該論壇首次在臺舉辦,對兩岸青年交流事業發展具有標誌性意義。

  16日,河南省長郭庚茂赴臺參訪,與島內各界“謀共識、創商機、話親情”,進一步活躍豫臺交流與合作。

  21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完成相關協議的換函手續,雙方同意于28日正式啟動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京、滬、廈三地成為首批試點城市。這標誌著兩岸雙向、直接、全面、對稱、正常化的民間交流已然拉開序幕,將有利於兩岸民眾增信釋疑,促進兩岸民眾感情融合,強化“合則兩利”的兩岸發展觀,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

  27日,海峽兩岸經貿文化發展協會成立,臺南眾多的鄉鎮村里長、基層民意代表等紛紛入會,為大陸與臺灣南部的經貿合作開拓了一條新“商道”。

[責任編輯: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