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交流數據  > 正文

第5屆兩岸農産品採購訂貨會開幕 臺灣展位佔6成(2012.09.07)

2012-09-07 1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7日上午,第五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訂貨會在福建南安石井鎮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千名農産品供應商、採購商、農貿協會代表、企業家齊聚南安閩臺農産品市場。

  國家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福建省政府副省長洪捷序及泉州市的主要官員,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副董事長吳文雅等臺灣嘉賓,以及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臺灣省農會、臺灣省漁會、臺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等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

  本屆訂貨會以“兩岸攜手、以農為媒、共用商機、互利共贏”為主題,共設500個國際標準展位,其中臺灣參展展位達300個。展會突出涉農、涉臺特色,雲集兩岸最新的深加工農産品,涵蓋休閒食品、茶葉水果、水産品和肉製品等特色農産品。

  在臺灣展館區,木瓜、鳳梨、番石榴、芒果、柚子以及高山茶、糖果餅乾、調味品、水産製品、烘炒食品、飲品等300余種果蔬、水産品、農産品一一亮相,品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來自臺灣屏東縣的張美琴女士可以説是展廳內最活躍繁忙的參展商之一,面對眾多參觀者的諮詢提問,雖然滿頭大汗,依然十分熱情,“今年是第一次參加,但是去年的訂貨會我們也來了,是來考察的,感覺前景不錯,所以這次特地來參展。”

  在海峽兩岸農業協會展區,來自臺南市洋香瓜聯合運銷合作社的王振銘同樣忙得不可開交。此次他是代表合作社的300多名會員單位前來大陸尋求合作商機的。他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能透過‘農訂會’這個平臺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把臺灣優質的水果、大米、茶葉等優質農産品輸送到大陸市場,讓更多人能品嘗到我們的優質農産品。”

  除了來自臺灣的優質農産品,今年“農訂會”上,除了福建省內的農業産品外,來自海南、山東、河南、甘肅、遼寧等地的農業團體也帶來了各自的優質農業産品。西藏牦牛幹、新疆紅棗、貴州白酒、雲南野地參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展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

  “來參展的兩岸業者都很有收穫,所以有很多人來了一次又一次,這對兩岸農業合作創造了很好的價值,我相信在兩岸共同努力下,‘農訂會’將越辦越好。”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農訂會”越辦越好,農産品、加工品、旅遊産品等不斷在擴展,對兩岸交流起到一個很好的平臺作用。

  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展會更加注重突出對臺“農業合作”和“採購訂貨”這兩個主題和特色, 除了500個展位全部以企業參展和採購訂貨為主外,還增設購銷專區,進一步擴大辦展規模,以滿足廣大客商的參展和採購需求。

  同時,展會還將延續往屆“一對一洽談對接”環節,進一步擴大洽談對象數量和洽談場所規模,增強供應商與採購商的互動對接。本屆訂貨會還邀請了部分大型採購商和供應商,增加福建泉州“一縣市區一特色”和龍眼展示專館及友好城市參展,進一步拓寬展會參展邀請範圍。

  主辦方表示,前四屆“農訂會”累計設置標準展位1870個,兩岸涉農企業、團體參展總數達1000多家(次),匯聚兩岸水果、水産品、禽類、茶葉、保健品等農産品及深加工製品達2000多種,現場銷售額累計達6615萬元,促成農業合作項目、農産品購銷合同金額累計達90.13億元。

  本屆訂貨會為期3天,除開幕式外,還將舉辦電子商務平台啟動儀式,海峽兩岸農産品展示採購對接活動,海峽兩岸農産品供需洽談對接會,海峽兩岸農産品冷鏈物流發展研討會,後ECFA時代的兩岸農産品貿易研討會,海峽兩岸農産品交易物流平臺推介會,閩南語歌曲邀請賽和“成功故里 海絲文化”旅遊活動等。 (林永傳 郭斌 吳世榮)

[責任編輯:郭瑩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