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市民每人平均居住建築面積24平米 急需解決停車問題

2015-04-13 14:09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市常住居民家庭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1.04平方米,每人平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4.16平方米,中位數為21.20平方米;居民反映最急需解決的小區問題中,停車排名第一。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今天公佈了“上海居民住房及物業狀況最新調查報告”。

  近四成居民住中-外環間

  此次調查顯示,本市居民居住于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間、郊環外的比例分別為20.3%、19.3%、37.1%、6.5%、16.9%。

  居民在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間、郊環外購買商品房比例分別為17.4%、18%、46.4%、5.3%、12.9%,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環間購房。

  租住單位宿舍、租住商品房、與親友同住、已購商品房、保障性住房、自建房的比例分別4.8%、16.2%、5.4%、58.5%、13.1%、1.9%,從中可以看出,近六成上海常住居民通過購買商品房實現了“居有其屋”願望。

  戶均建築面積為71平米

  本市常住居民家庭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1.04平米,每人平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4.16平米,中位數為21.20平米(中位數,指位於最大值與最小值最中間的數值)。常住居民家庭共住人口平均為3.09人/戶,中位數的眾數為3人/戶(近七成比例)。已購商品房的常住居民家庭,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6.79平米,每人平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5.81平米,中位數為23.33平米。

  較高職位群體擁有商品房比例較高

  比較發現,中高級專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擁有商品房平均數為75.27%;技術工人、一般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一般工人擁有商品房平均數為54.80%;小業主和自雇者擁有商品房平均數僅28.0%。

  值得指出的是,本市退休人員雖然擁有産權商品房比例最高,達84.3%,這緣于他們是上海取消福利分房前“售後公房”所有者。客觀地説,大多退休老人居住小區環境相對老舊。

  低學歷、低收入居民居住“郊環外”比例最高

  常住居民中受教育程度越低的群體,居住于郊環外的比例越高。個人年收入在3萬以下、3-5萬常住居民居住在郊環外比例分別是33.6%和19.2%,幾乎是個人年收入在7-10萬、10萬以上居民的2-5倍。上海社科院稱,為廣大低收入群體提供更便利、更優質的居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艱巨任務。

  結婚有孩的家庭購買更遠、面積更大的住房

  未婚居民、結婚無孩、居民結婚有孩居民的戶均居住建築面積分別為69.33平米、75.51平米和78.44平米,表明家庭結構影響居民對建築面積的需求。數據發現,已婚有孩子居民,在郊環外購房的比例(15.3%)明顯高於其他家庭。眾所週知,由於中心城區房價太貴,為改善居住條件,有了孩子的年輕夫婦只好選擇搬到更遠地區居住。

  最急需解決停車難問題

  居民反映最急需解決的小區問題依次為:停車、寵物擾民、保潔、保綠、群租、保安和物業服務。

  30歲以下青年人對保綠問題(34.1%)的關注度高出50歲以上老年人近10個百分點,對保潔問題(36.1%)的關注度高出60歲以上老年人近15個百分點,對保安問題(30.6%)的關注度是60歲以上老年人的近兩倍;60歲以上老年人對“群租”問題的關注度是30歲以下青年人的兩倍多。

  2%的居民經歷過“電梯事故”

  對於擁有上萬幢高層住宅和數萬部電梯的上海居住小區,這一數據應引起有關方面注意。尤其是2000年之前建造的高層住宅,電梯逐步進入老化期,隱患與事故將明顯增多。(新民晚報記者 魯哲)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