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宅基地可以登記為企業住所 鼓勵大眾創業

2015-03-24 14:07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郊野鄉村經營一處“世外桃源”,是不少城裏人所嚮往的,然而以往上海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只能開農家樂,不允許作為企業住所,相關企業因此無法登記註冊。市工商局昨天對外發佈的《上海市企業住所登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卻打開了條大口子,規定經利害關係人同意並由村委會出具證明文件,在不改變原有使用性質的前提下,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登記為企業住所。

  “以前政策限制,只能註冊為個體戶,後來為給員工交社保,只能跑到附近的開發區再註冊一個公司。”崇明聚銀莊園度假村總經理沈國興坦言過去為企業住所的問題“折騰”了好多次,他表示政策放開後,打算把新公司遷回農村宅基地,還打算把自己的小微企業包裝上市。

  解禁的除了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還有居民小區裏的會所,如果其未曾規劃用途,或者要改變規劃用途使用的,《辦法》規定應當經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佔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並由業主委員會出具證明文件,就可作為企業住所。這條口子開後,一些居民小區會所經過必要的程式,就能名正言順地吸引企業註冊入駐,以更豐富的經營業態為小區居民服務。

  上海大幅放寬企業住所限制,是為了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幫創業者省錢、拓展更多創業資源。據市工商局企業註冊處工作人員魏頔介紹,此前不少經營業態豐富的初創企業曾為房租煩惱:如果因業務需求要挂三塊牌子,註冊時就需要三個住所,這樣租金成本太高;如果擠在一個住所也行,但按規定要分割成三間,比如101A、101B和101C,客戶到府會感覺公司“不正經”、“不放心”。另一方面,許多創業園區也會為企業住所煩惱,按照以前註冊方式,一個孵化園裏劃分了幾間,就只能對應註冊幾家公司,哪怕已經入駐的企業都搞電子商務,不需要實際辦公場地,但房間“佔滿”了,就不能再多註冊其他企業,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此次《辦法》創造了“一址多照”,明確集中登記地作為住所的企業、企業間有投資關係的,或股權投資企業及承擔對其管理責任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可以將同一地址的非居住用房登記為兩個以上企業的住所。也就是説,不需要再人為“分房間”,一棟大樓可以成為一百個甚至上千個企業的註冊住所,極大地降低了初創期的房租成本,破解制約投資的創業場地資源瓶頸。

  《辦法》的施行,還能有效縮減創業的手續和籌備時間。尚街loft時尚生活園區總經理侯文崢説,過去舊工廠要成為創意園區提供給企業註冊,流程複雜,需要提交各種資料,比如園區的定位、改造以後的業態方向,給各個相關部門審核,而且要符合地區經濟發展的定位;每家企業的入駐要再進行認定,流程長、時間慢,企業比較有意見;還有其他業態的比例必須嚴格控制,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的餐飲配套佔比超過20%就不允許。據悉,尚街loft時尚生活園區前前後後的申請協調“磨”了近一年。侯文崢表示,現在園區有很多項目在談,新政策放寬住所限制對企業快速入駐園區是極大的利好。

  不止是舊工廠、老倉庫,“以後除了違法建築,或配電間、避難層、疏散通道等涉及生命、財産安全的專用部位,非居住用房均可作為企業住所。”魏頔表示,《辦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住所本身的登記要求,通過加強後續監管而非在事先準入上限制的方式,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