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自貿區醫療服務業放行 首家外商獨資醫院將落戶

2014-07-23 10:0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上海自貿區內醫療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放低門檻,吸引了國外不少醫療機構的目光。在與多家外資醫療機構接觸過程中,來自德國的阿特蒙集團 (ArtemedGroup)先人一步,率先在自貿區內“開花結果”。

  昨日 (7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獲悉,德國阿特蒙集團、銀山資本將在自貿區設立中國上海自貿區阿特蒙醫院,與上海外高橋(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外高橋保稅區三聯發展有限公司、外高橋醫療保健中心共同簽訂涉及合作模式等事宜的戰略框架協議。這標誌著中國境內首家外資全資(除港、澳、臺地區)醫院將有望落戶上海自貿區。

  對此,醫療業內人士拜歐醫藥網運營總監趙敏對記者分析指出,“外資醫院入駐自貿區意義大,但實際效果還與外資醫院的數量、規模相關,鯰魚效應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計劃設立七大醫療中心

  “此次簽約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招商引資,更是我國對外開放,尤其是醫療服務業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的標誌性事件,意義重大。”上海外高橋集團總經理舒榕斌如是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阿特蒙醫院有望于年內開工建設,預計兩年內建成投入使用。醫院初定落戶目前自貿區內唯一的醫療用地——外高橋F2-02地塊,項目計劃佔地面積約1.03萬平方米,由三聯發展公司為其量身定制約1.72萬平方米物業供其長期租賃使用。

  具體而言,阿特蒙醫院主打影像診斷和運動創傷,通俗説法就是核磁共振和骨科,可能配備數十名外籍醫生。根據協議,阿特蒙醫院計劃設立7個醫療中心,包括醫療影像、第三方獨立診斷、醫療培訓等,以及心血管、肌骨、腹腔、肺部疾病等四個住院中心。

  據稱,該醫院計劃分三期建設300張床位,屆時將提供包括普通門診、第三方診斷和遠端診斷在內的多項服務。其中,醫療影像中心、第三方獨立診斷中心、醫療培訓中心、研發中心、演示中心、肌骨疾病中心等將作為項目一期首先設立並運營;其他擬建中心將根據項目二期及三期的擴建情況、市場需求情況以及醫院經營狀況等逐步建設。

  院方人士告訴記者,項目一期中的國際高端醫療培訓中心將由外高橋醫保中心、銀山資本和阿特蒙集團共同投資設立醫療培訓機構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阿特蒙醫院的投資方之一,阿特蒙集團是一家有著世界領先技術的德國專業醫療服務及養老服務運營機構,目前在德國慕尼黑、柏林和漢堡等地有8家醫院,並擁有5家養老中心。另一家股東,銀山資本則是奧地利和德國某家族設立於中國香港,用於投資中國內地高端健康城社區項目的公司,業務包括基金管理,健康管理和開發管理等。

  據接近消息人士稱,外高橋醫療保健中心將與阿特蒙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包括共用醫療資源、病人,甚至是醫生共用。

  外商獨資醫院有望突圍

  “醫療作為服務性行業中的一個子行業,阿特蒙醫院的入駐具有標誌性意義。”易貿資訊宏觀研究部資深分析人士馬泓對記者指出,“上海雖是我國醫療中心城市,但醫療整體水準較之歐美發達地區仍有很大差距,在醫療資源的分佈與人口結構變化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醫療水準進一步提升除了內在挖掘外,積極引入外部資源,擴大對外資醫療水準和技術的引進也十分重要。”

  在阿特蒙醫院有望成為第一家落戶上海自貿區的外商獨資醫院背後,還有不少的外資醫療機構對進駐上海自貿區表現出積極態勢。一眾醫院之所以翹首企盼,則是由於中國正在減少對外商獨資醫院的設立限制這一大政策背景。

  2010年發佈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對具備條件的境外資本在我國境內設立獨資醫療機構進行試點,逐步放開。”但是,上述政令頒出的三年內,試點的腳步仍然較為緩慢。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今年7月1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31條”措施中,取消了外商投資醫療機構投資總額不得低於2000萬元的最低限制。

  對此,業內人士多認為,借由上述政策利好,未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可能會出現不少外商投資的特色診所。

  “根據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的政策導向,中國正在逐步放寬合資醫療機構的準入條件,並減少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上海自貿區作為中國改革的前沿,建立外商獨資醫院,有利於引入全球頂尖醫療設備技術,從而提高本地醫療設備的升級,造福於民。”馬泓表示。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阿特蒙醫院的入駐計劃,可能只是我國政府在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具體領域的開始。

  今年7月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在瑞士日內瓦的記者會上表示,商務部正在和相關部委進行研究和考慮,在北京、上海等七個城市允許設立外資獨資醫院。王受文表示,這是一個試點,如果這個試點成功的話,對醫療行業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這也是我國商務部首次就外界分外關注的是否放行外資獨資醫院做出明確表示,也意味著試點區域可能將超出上海自貿區的範圍。

  採訪中,趙敏亦對記者強調,對於國內引入外資醫院來説還是有三個方面的影響值得關注:其一是將有效破除壟斷,因為從病源來説,未來有分流的新可能,國內的疑難病症和特別消費人群將分流一部分到外資醫院就醫,公眾醫院將給公眾騰出就醫空間;其二,外資醫院和醫生團隊的“原裝”引入將對醫療機構的管理體現産生深遠影響;第三方面,將對醫藥採購機制有所撼動。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