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浙江省機動車和駕駛人保有量情況表 浙江省公安廳交通局 攝
中新網杭州1月20日電(吳佳蔚 江耘 何蔣勇)2013年,浙江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408萬輛。當省會杭州不再是浙江唯一的“堵”城,民眾對於“治堵”的呼聲亦日漸高漲,而一向以綠色環保著稱的城市公共交通有望成為一劑治堵良方。
堵車,堵心。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浙江的機動車特別是私家車大幅度增長,導致了城市嚴重的交通擁堵。
提起堵車,杭州市治堵辦負責人胡少祥感觸頗深。他直言城市擁堵已和霧霾並列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兩塊心病,“車子越來越難開了,越來越爬不動了,幾乎每個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的交通問題。”
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郭藝在浙江省“兩會”期間特別提交了一份關於“治堵”的議案。
她認為,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主要城市頻頻擁堵為患,追根溯源,一方面是城市規劃沒有前瞻性,設計理念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社會公共交通服務相對薄弱,使很多人選擇私家車作為日常的出行方式,導致私家車大量激增。
據浙江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通報,截至2013年底,浙江機動車保有量1408萬輛,新增120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903萬輛,新增128萬輛,增長16.6%;駕駛人總量1442萬人,新增104萬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242萬人,新增128萬人,增長11.5%。
“私家車的比例過大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交通的正常運作,而且也不符合城市低碳環境建設的需要。”郭藝表示,當前全社會都在提倡“公交優先”,其個人認為應提倡“公交服務”的理念,使優質高效的公交出行與私家車出行形成競爭,讓人們主動搭乘公共交通。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曉斌亦認為發展公共交通很有必要。
據他介紹,眼下杭州、寧波、溫州等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軌道交通的建設。每個城市有三條軌道線路以後(三條線基本成網),對緩解交通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郭藝還建議,需促進不同交通工具配套,實行無縫銜接。最大限度地方便出行者在不同交通工具間換乘。對公交車輛行停靠換乘等,要進行專門的公交換乘站規劃與設計。引入“點換乘”概念,大力發展公交換乘站,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方開闢換乘停車點,提供點對點的換乘服務。
2013年是浙江五年治堵的開局之年,按照國家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浙江全面開展了城市公共交通提升、百線公交提速和公交示範城市創建三大活動。杭州在“自我疏通”方面率先邁開了腳步。
記者了解到的,2013年,杭州地鐵建設了40公里(含開工及續建),地鐵1號線下沙延伸段、2號線東南段、西北段和1、2號線連接段(即4號線一期工程北段)都相繼開工。同時,該市還充分挖掘了停車潛力及推進公交都市的創建,結合地鐵1號線,完成了全部23個站點的公共自行車換乘地鐵建設。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表示,杭州以及浙江全省各城市在交通擁堵這個問題上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的城市治堵跟民眾的預期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記者自杭州市公交集團獲悉,杭州城區公交每日發車4.8萬-5萬次。受擁堵和公交專用道不專的影響,工作日期間,儘管發車班次密集,但每天仍有近5000個車次“損失”在路上,造成了公交速度慢、乘客等車難的現象。
楊建華坦言,政府相關部門還是應該在規劃、公交分擔率、路網建設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使其在治堵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治堵,任重而道遠。(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