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自貿區或成金融體系“標桿”

2013-11-01 10: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10月31日出席2013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時表示,中國經濟改革最大的紅利將來自金融改革,但無論何種金改措施或創新,都不能脫離實體經濟發展。另外,針對天津自貿區即將獲批的傳言,天津市政府秘書長陳宗勝在會議間隙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天津市政府已經將相關方案上報國務院。

  自貿區金融成“標桿”

  上海自貿區成為我國多項改革推進的“試驗田”,尤其是在金融改革方面被寄予厚望。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上海自貿區的設立為未來中國金融體系樹立了一個標桿,我個人認為未來中國的金融體系在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機構設計中能找到影子。”

  不過,對於自貿區金融細則的出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隆國強此前表示,目前自貿區內央行的金融細則出臺還沒有時間表,試驗區要保持政策的權威性、穩定性,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系統設計,不能倉促出臺。據報道,上海市市長楊雄稱,“希望冷卻大家對金融服務寄予的熱望。金融服務是為了促進貿易,而不是服務於金融業。”

  多數專家和業內人士也認為,未來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或創新歸根到底仍舊是服務於自貿區內的企業。陳宗勝表示,天津積極探索外貿外資的體制改革,也包括探索自貿區。實際上,天津準備自貿區方案更早,國家要求天津在保稅港基礎上過渡到自貿區。而這其實是經濟發展要求外貿外資領域進一步開放,要求國內外更加自由地溝通貿易、融資更加便利。據介紹,天津近幾年已在國際貿易、國際航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方面進行一些探索。最近,國家批准建立中新天津生態城,企業和銀行可以開展人民幣支付結算、融資等跨境人民幣交易試點。

  地方金融産業園“崛起”

  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大旗下,不少地方政府將目光瞄準金融行業,開出優厚政策吸引金融企業入駐,希望在彌補金融産業“短板”的同時,為實體經濟轉型、區域經濟發展升級注入強大動力。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各地陸續出臺金融改革、金融創新政策,打造“各類”金融産業園區。

  南昌市常務副市長張鴻星表示,未來要建設為立足江西、輻射中部面向全國具有國際視野的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力爭用3到5年左右的時間,將南昌打造成生態型金融後臺産業基地。該市正舉全市之力推動全省金融商務區和金融後臺服務中心快速發展,硬體方面提供了水電路氣電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和高端酒店、文化、商業、體育、衛生等社會配套,而在政策上,出臺了一系列財稅獎勵、項目建設獎勵和高管人員獎勵。

  培育金融行業也成為地方“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手段。“以網際網路金融、新型保險産業為代表的現代金融産業正是石景山撬動經濟轉型的支點。”據石景山區副區長文獻介紹,科技金融産業已逐步成為該區的支柱産業。

  據了解,今年7月9日北京市政府推出的《促進石景山區改革發展意見》明確提出推動該區現代金融業聚集發展。另據透露,今年8月1日,中國保監會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在石景山區打造國家級保險産業園區,計劃用十年將石景山區建設為保險創新示範區和保險文化引領區。保險産業園將於今年11月份正式揭牌,目前已有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入駐。

  金融機構創新“發力”

  專家指出,多年來我國金融行業通過自身的改革發展,為支援經濟持續穩定運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有很多薄弱環節,尤其是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這方面發展支援不足,甚至還在某些領域出現偏離實體經濟的現象。因此,未來的金融改革和創新必須確保落實至實體經濟。

  北京産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中國經濟改革的最大紅利來自於金融改革。據介紹,他所在的機構為了給中國不流動的金融産品注入流動性,在過去21年探索創立了中國金融資産超市。

  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瑞明認為,中小企業應成為信託業重點關注的對象。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北京信託設計了名為“中小企業成長之星”的産品,幫助地區性明星企業初步達到上市條件。另外,北京信託還在重點區域經濟建設上發力,通過信託計劃為CBD朝陽商務中心、豐臺科技園等項目的建設提供支援。“北京信託未來將在土地流轉信託、低碳能源、文化創意、家族信託等領域提供新型金融服務,為支援信託行業探索成長之路、為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