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廣州形成“造湖經濟” 産城融合成重點

2013-10-18 10:27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夜色迷人的花都湖被寄予“擴容提質”的厚望。白文 攝

  千燈湖是“造湖經濟”的典範。張明術 攝

  廣州造湖,已經形成一區一個人工湖的格局,而且各區不約而同地把新造人工湖作為未來城市規劃和發展的核心。如何真正實現“産城融合”,各區都描繪出美麗的圖景,但實踐遠遠比畫圖艱難。有專家指出,打造沿湖經濟必須堅持以公益性為基本,以産業為生命,住宅適當配套,打造充滿活力的“融合之城”。

  産城融合才能防“睡城”

  最近半個月,挂綠湖、九龍湖、花都湖規劃密集出爐,廣州市民對於人工湖的關注熱度到達新高點。

  國慶節前開放的花都湖,被熱切盼望花都城區“擴容提質”的花都市民寄予了厚望。記者從負責花都湖規劃的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未來花都湖周邊發展的定位是“花都中南部濱水新區、花都擴容提質示範區”。

  圍繞花都湖(新街河),在初步方案的花都區周邊地區規劃圖中,供市民休閒的各類主題公園和景觀有14個,包括水泥廠改造風俗風情街和河運工業文化公園等。文化創意的有教育院校、保留村落、圖書館、歌劇院、皮具珠寶設計工作室等。而商務居住功能也佔據了一部分,包括遊艇會、星級酒店和會所、商務辦公、金融會議中心、生態主題高檔社區等。此外,在花都湖公園的東岸也規劃了一片産業園區,打算建設創意産業園、藝術走廊、創意公寓等項目。作為未來花都的新城區核心,花都區委區政府希望以花都湖為核心,打造出一片産城融合的示範區。

  産城融合的核心,是産、城、人三大要素的互動。廣東省社科院丁力教授指出,有人無業,城就會變成“睡城”;有業無人,城就會變成工業區。産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源泉,城市則應為産業發展提供載體和依託。只有産城融合一體,才能使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這也是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客觀要求。

  “環湖新城”面臨三難

  打造産城融合的“環湖新城”,廣州面臨著三難。

  一是規劃落地難。規劃落地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有地産界人士指出,廣州各區城建資金有限,開發環湖地帶必然要引進社會資金,通過地産開發籌集部分資金。如何把握地産開發和環境優化、産業引進的互動關係,是規劃落地的關鍵。

  二是項目引進難。有專家指出,廣州各區人工湖密集出爐,而且招商方向都是高端服務業、創意産業,短期內必然形成競爭關係,沒有足夠的項目儲備,一些競爭力不強的區域可能會面臨地塊限制、産業真空的情況。

  三是三舊改造難。白雲湖建成三年來,周邊密集的城中村並沒有進入改造的節奏。一地産界人士認為,其重要原因在於,上述《規劃》並未落地實施到位,尤其是交通設施改善不大,低端物流園區聚集也不利於提升區域價值,這一地塊成熟至少還需要三四年的時間。

  挂綠湖、九龍湖、花都湖規劃剛出爐,最近又傳出從化即將打造“從化湖”的消息。丁力給廣州提了一個醒:廣州造湖不應該一擁而上,否則同質競爭必然導致各地政府競相賣地的結果,造成地産圍湖的局面,最終導致圍湖造“睡城”。

  南方日報記者 曾妮

  案例

  千燈湖開發十年仍有大量土地待嫁

  等好項目要有決心耐心

  在廣東,佛山南海的千燈湖可以説是“造湖經濟”的先行者。如今,千燈湖商圈已經成為佛山最耀眼的經濟板塊,吸引了廣東金融高新區在此落戶,各類金融機構、産業載體、企業總部形成聚集效應。回顧千燈湖的“造湖”過程,南海區規劃局辦公室副主任潘希明説,堅持規劃最重要的是決心和耐心,這或許能給廣州“造湖經濟”重要啟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如今的千燈湖所在區域還是一片破舊的村莊。1995年,南海輾轉請來美國著名的SWA環境設計公司,設計出千燈湖水系整體方案,打造一條“水軸”的概念就由此建立。

  上世紀90年代末,千燈湖區域地塊土地徵收工作已經完成,2002年千燈湖公園投入使用時,周邊道路、綠化、基礎設施配套已經成型。“當時的政府持續做環境,也在思考著如何定位千燈湖産業發展方向,到2007年廣東金融高新區落戶千燈湖畔時,這一板塊環境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彼時,外界甚至知道千燈湖,而不知道桂城。”

  “當時規劃時,誰也沒想到後來這裡會裝進廣東金融高新區,會開通地鐵,但有一個想法是,我們要做好環境,環境做好做足了才能吸引高端産業。” 潘希明介紹説。

  在廣佛地鐵金融高新區地鐵站上,地鐵金融城已經崛起,與它僅有一墻之隔的國內商業龍頭萬達廣場也在加緊建設中。三兩年內,在桂城工作的白領,可以站在友邦金融中心超甲級寫字樓裏,看完千燈湖裏的扒龍舟比賽,再驅車幾分鐘至地鐵金融城,沿著高新區地鐵金融城站到千燈湖站的千米商貿長廊,一路shopping。

  晚上,白領們可以帶著家人到千燈湖畔散步,湖畔的市民廣場幾乎每晚都有各類文藝演出上演,粵曲、小品、舞蹈、紅歌等節目吸引著眾多市民駐足流連。週末的夜晚,這裡人山人海。

  經過十幾年的發育,千燈湖商圈雛形已成,而穿插在大中型商業載體之間的,是落戶于廣東金融高新區的各類金融機構、産業載體、企業總部,包括人保集團南方資訊中心、友邦金融中心、渣打銀行、佛山民企總部大廈、佛山市電子商務産業園區、國際金融資訊科技産業園、華南金融中心等等,部分物業已經投入使用,千燈湖板塊將建成産業總部經濟區。

  在佛山人眼中,無論是官方或是民間,千燈湖區域是“産城人融合”發展的典範。潘希明説,“規劃先行,規劃定下來後,接下來考驗的就是政府的遠見、決心和耐心。千燈湖1995年開始規劃建設,18年來,這一區域發展到今日,是靠凝聚共識,幾屆政府一年年堅持下來的。”

  三問千燈湖城市規劃

  如何保持人工湖公共性?

  內圈公共建築,第一排高度不超35米

  在潘希明看來,千燈湖周邊區域的規劃,得到了嚴格執行。在規劃中,千燈湖內圈主要是公共配套設施,譬如博物館、圖書館等,第二排才考慮到房地産。比如千燈湖周邊第一排建築,高度呈斜面,有些建築樓高不能超過24米,有些不能超過35米等,這種富有層次感的設計,讓人身處在遠處週邊的建築也能欣賞到千燈湖美景。

  公建住宅商服與

  産業項目怎平衡?

  地塊開發限制條件多

  對公建、住宅、商服以及産業項目的比例平衡和控制,也在千燈湖板塊得到有效執行,這從如今廣東金融高新區C區推出地塊的規劃設計中,可窺一斑。從2002年到2007年,除了引入保利地産開發保利洲際酒店、保利水城以及中海地産等少數品牌地産商外,千燈湖周邊大量土地仍在待嫁中。

  今年“十一”黃金周後,廣東金融高新區網拍出讓的4宗地塊全部拍出,地塊開發限制條件較多。以萬科地産拍得的三宗商住用地地塊為例,其中,044地塊要求引入至少兩家産值不少於1億元的企業總部,且地塊商業用房面積不低於5萬平方米,酒店用房面積不低於6.5萬平方米,住宅面積不高於6.5萬平方米以及配置不少於2000平方米的社區用房;045地塊更要求引入一家註冊資本不低於100億元的中國大陸A股上市公司的區域總部進駐,以及引入一家註冊資本金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的信託機構。

  功能片區

  如何分工協調?

  打造成熟産業社區

  與國內有些人工湖環湖區域採用片狀功能佈局不同,南海桂城千燈湖周邊區域,並沒有純粹的居住區和産業區之分,而是讓二者真正交融在一起,發育成成熟的産業社區。“我們希望人們在這裡工作,也在這裡工作和消費,讓城市充滿活力,而不是變成一座睡城。”南海區規劃局辦公室副主任潘希明説。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周冬冬

  策劃:姜玉龍 譚亦芳 曾妮 統籌:曾妮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