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2020年完成珠三角“530”布局 A形撐起廣東脊梁

2010-08-19 16:05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最近,一份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牽頭起草的“A”計劃被送到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書案上。這份“計劃書”在經過反復徵求意見後最終由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這份“計劃書”就是剛剛出臺的《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以下簡稱產業規劃),由于產業規劃中提到了A字型產業布局,因此也被坊間稱為“A”計劃。

  按照產業規劃所言,到2012年,珠三角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5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7%;到2015年,以上兩個比重分別達到55%以上和28%以上;到2020年,以上兩個比重分別提高到60%以上和3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重要的主導產業。

  由此,空間集聚、產業集群、功能集成、高度協作、合理高效的產業一體化空間布局,把珠三角建設成為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傳統產業空間格局缺乏統籌“A”計劃領命解憂

  民間口耳相傳的“A”計劃,講的是珠三角未來產業布局規劃藍圖。

  按照產業規劃,“珠三角按照‘引導增量、優化存量’的思路,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提升現有產業,整合優勢產業,打造珠江口東岸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帶、珠江口西岸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帶、珠三角沿海的生態環保型重化產業帶”,從而形成一個“A”形產業總體空間布局。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有關官員介紹,相比“A”計劃,眼下,珠三角制造業總體上呈現出“兩走廊、多基地”的發展格局。

  也就是廣為熟知的:珠江口東岸的電子信息產業和珠江口西岸的優勢傳統產業走廊,以及分布在珠三角各市的一批各具特色的裝備、汽車、石化、船舶制造等產業基地。

  然而,這種傳統的產業空間格局由于缺乏統籌規劃,珠三角產業的結構性矛盾日漸凸顯。“具體表現在以行政區劃為特徵的經濟形態有待進一步打破,爭資源搶項目現象仍大量存在,要素配置效率不高,資源浪費比較嚴重。”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