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買理財産品謹防小長假“陷阱”

2015-04-28 15:37 來源:金陵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期股市“任性”吸金,不少人砸了“血本”進入,也確實收穫頗豐。銀行推出的理財産品似乎在資金的爭端戰中落了下風。

  近兩周,雖然不少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分析師認為這並不具有象徵意義,未來預期收益率走低應該仍然是大趨勢。

  收益走低是趨勢

  根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顯示,今年4月18日至4月24日,南京地區發行的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産品總數共32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9%,平均投資期限為128天,相較于之前一週上升了0.01個百分點。雖然一週南京地區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較前一週有小幅回升,但是銀率網分析師認為,未來的大趨勢仍然是走低。據業內估計,央行將繼續通過正回購回籠資金,銀行理財收益率或將保持下調姿態。

  據數據顯示,4月以來,市場在售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48%,明顯低於此前的5.58%。據業內估計,央行將繼續通過正回購回籠資金,銀行理財收益率或將保持下調趨勢。

  小長假理財“陷阱”

  記者查詢幾家銀行官網發現,目前不少在售的理財産品是從5月4日後開始計息的,所以即便節前購買可能也會在小長假期間損失一定收益。

  從5月4日之後開始計息就是説,即使節前購買,節日期間也是“踏空”收益的。比如,一家股份制銀行産品的起投金額5萬元,投資收益率5.5%,但是募集期卻從4月23日到5月4日,也就是有將近10天時間踏空,包括五一小長假期間。

  專家指出,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是收益特別高的産品,一般可以先把資金放在7天通知存款或者“類寶寶”的産品中,在募集期快結束的時候趕末班車,“不過,如果是收益高的産品,有可能會在開始募集就被搶光。” 專家稱。

  買理財有的放矢

  除了銀行發佈的常規理財産品,專家還建議投資者關注一些最近走俏的産品——比如與股市有關的理財産品。

  當前不少人將大部分資産投入到股市中,其實是一種忽略潛在風險的做法。

  “有的學生甚至用學費來炒股。這樣的做法其實風險系數非常高。”捷信消費金融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學生來説,用學費炒股,首先就很瘋狂。”他建議,對於投資者而言,股市並不是不能介入,但是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一些風險等級較低的理財産品中更為保險。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