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兩家保險公司相繼推高溫險産品 北京賠付率或為零

2014-06-11 11:2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永誠保險發佈一款“高溫天氣險”産品, 保費每份100元;業內人士稱,各種嘗試都是保險公司在摸索和創新,應給予鼓勵。

  6月6日,眾安“37℃高溫險”截止售賣。就在人們以為高溫險暫告一段落的時候,當天,永誠保險推出的“高溫天氣險”開始在微信裏傳播。

  自眾安“37℃高溫險”面世以來,被指像是一場對賭遊戲,噱頭大過實質,飽受質疑。有業內人士稱,這樣的産品偏離了保險産品分散風險、消化損失、提供保障的本質。而亦有觀點認為,對保險創新應該鼓勵。

  高溫險的定價規律

  6月6日,永誠保險在微信公眾號“永誠保險客戶服務”發佈一款“高溫天氣險”産品,無獨有偶,當天恰是此前銷售火爆的眾安“37℃高溫險”截止售賣的日期。

  與眾安利用天貓和微信兩大網際網路平臺銷售保險不同,作為傳統的保險公司,永誠保險在銷售“高溫天氣險”時,採用的是人工手工投保的方式。

  根據産品介紹,這款高溫天氣險保費每份100元,每人限購兩份。購買截止時間到6月20日。在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被保險人所在城市出現37℃高溫日天數超過約定免賠天數後,每出現一個37℃高溫日,可獲得每份每天50元的賠償金,每份保單累積不超過1000元。

  保費、賠償金均是眾安“37℃高溫險”的10倍。眾安“37℃高溫險”在天貓旗艦店售賣10元一份,超出免賠天數每天補貼金額為5元/份,最高可享達100元的保險金給付。如此的差距,定價是否有規律可循?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保險費率的基本構成由純費率加上附加費率,其中,純費率是最關鍵的因素,而純費率最基本的依據就是損失率。但我國目前損失率制定不算很準確,所以損失率屬於探索階段,那費率也屬於探索階段。

  與眾安37℃高溫險相似,永誠高溫天氣險覆蓋了全國25個城市,對不同的城市設置了不同的免賠天數,且高溫的設置都選擇了37℃。

  總體來看,長江沿線城市的免賠天數相對較高,如有著“火爐”之稱的重慶設置免賠天數最高,達到28天,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的免賠天數也均在10天以上。此外,北京和上海的免賠天數分別為6天和11天。

  以北京為例,根據保單條款,北京地區免賠天數為6天。也就是説,成功投保後,在保險期間北京累計發生了六個37℃以上的高溫日,從累計的第七天開始,投保人可以獲得保險公司每天5元/份的高溫津貼,累計最高賠付100元/份。

  但是,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地區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的6月1日至9月1日期間,平均每年最高氣溫達到37℃的只有三天。也就是説,如果過去三年購買此保險,北京市民獲賠的概率為零。

  “高溫險的定價比一般的財産損失精算更容易。根據歷史的氣象數據,保險公司在推出産品之前,精算過某個城市某個溫度出現賠付的概率,天數等。賠付一般不會太大,但是還是會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係教授庹國柱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此前眾安“37℃高溫險”受爭議的未覆蓋城市長沙在此次永誠高溫險的銷售範圍之列。但是溫度設在了38℃,且免賠天數為10天。

  險企穩賺不賠

  不同於眾安保險作為全國首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身份,永誠保險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由國內實力雄厚的大型電力企業集團和産業投資集團共同發起組建的全國性股份制財産保險公司。

  作為一家以電力能源保險業務為基礎的專業性比較強的保險公司,為何也選擇推出高溫天氣險?

  面對記者的疑問,永誠保險一位客服人員表示,永誠保險經營各種險種。除了主營的險種外,每家保險公司都會有自己開拓的保險業務,或大或小。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也會做出一些迎合或創新,這很正常。

  近年來,網際網路保險創新花樣百齣,“賞月險”、“太陽險”等接二連三推出。去年中秋節前夕,險企推出“賞月險”,賠付中秋看不到月亮的心情損失。當時該産品一度被質疑為變相賭博,引發了行業內對天氣險的熱議。

  一位險企人士告訴記者,高溫險與“賞月險”、“太陽險”類似,“噱頭化”“博眼球”的成分比較多。産品本身跟消費者自身利益關係並不大,跟對賭似的,一定程度上已經偏離了保險産品分散風險、消化損失、提供保障的本質。

  面對噱頭的質疑,眾安保險和永誠保險方面並不這麼認為。一位眾安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國內,高溫險確是新鮮事物,大家會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這可以理解。但是,高溫特別是異常高溫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事實上,天氣險産品在國外非常常見,也是成熟市場的普遍性産品。但在國內市場卻是剛剛開拓的一片藍海。因此,雖然爭議不斷,但是不少險企還是熱衷於開發天氣類險種。此外,王緒瑾認為看中其中的商機或許也是一方面原因。

  眾安“37℃高溫險”自面世以來,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熱捧。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37℃高溫險”在天貓累計賣出近5萬份,在微信平臺成交超10萬份。

  此外,從媒體披露的數據來看,來自41個城市的共5154名投保者購買了“賞月險”,僅9%投保者獲賠,保險公司獲得保費收入在40萬元以上,而賠償金額僅為8.7萬元,保險公司的獲利在30萬元以上。

  險企創新各有煩惱

  除了月亮、太陽被國內保險公司拿來做文章外,今年初全國普遍的霧霾天氣也讓險企看到了商機。然而,今天3月,兩款“霧霾險”在上線幾天后均因“濫用創新”被保監會叫停。

  但此次的高溫險沒被保監會叫停,庹國柱認為,高溫的確會對人的身體或是心理帶來一定的損失,那麼,保險公司以此作為標的來做産品,這個沒問題。而且高溫險的理賠很好操作。天氣預報每天都會報,達到了保險公司的免賠天數之後索取理賠就行了。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保監會此次放行“高溫險”,或意在鼓勵保險企業産品創新,多方面探究潛在需求。

  那麼,高溫險産品的面世是否屬於創新?該如何界定創新?

  對此,庹國柱表示,過去沒有的産品,現在出現就算是創新。創新有大有小,有人覺得很驚喜,有人覺得不以為然。但是保險公司想給消費者提供各個方面需要的産品,保險公司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值得鼓勵。

  去年11月,全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正式開業。與傳統保險機構不同的是,眾安線上不設分支機構,從事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社交網路等網際網路相關的財産保險業務。保監會數據顯示,4月份,眾安財産保費8544.39萬元,3月份這個數據是4569.94萬元,2月為2060.2萬元,1月1066.46萬元,增長迅猛。

  看似創新不斷的眾安保險,雖然背靠著網際網路和金融的大佬“三馬”,但也有自己創新的煩惱。

  今年3月,眾安保險曾為中信銀行、騰訊合作虛擬信用卡提供個人消費信用保險,但受虛擬信用卡被叫停影響而擱置,據稱數百萬元保費隨之蒸發。

  其他産品如退貨險、手機碎屏險、高溫險、航空意外險等産品也被認為並非網際網路保險專長,很容易被傳統保險複製。(記者 梁薇薇 )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