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黑色石油”集資泥潭吸沒4.2億元

2014-04-28 10:03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蔣皓本報通訊員徐忠

  “你們把楊總放了,讓她把手上的成品油賣出去,我們就能拿回投資了。”

  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警方破獲一起以籌集進口俄羅斯成品石油資金為由,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面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達4.2億元,近2000人上當受騙的特大非法集資案。但警方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後,一些受害人卻聯名遞請願書,要求釋放犯罪嫌疑人。

  “楊總”是誰,她怎麼能匯集如此龐大數額的資金,又為什麼能讓受害人如此深信不疑?

  2012年8月,煙臺龍宇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煙臺龍宇靈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某,以企業發展需要資金為由,授意吳某高息吸收公眾存款,每月付給其10%的高額利息。吳某又雇傭郭某、郝某等人,先後在三水大廈、壹通國際大廈設立辦公場所,以蘇州華誠能源煙臺分公司進口成品石油需要資金為由,大肆吸收公眾存款。

  據楊某交代,其籌集資金是為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可是她多次去北京商談,一直沒有取得相關手續。因此,從2013年7月至12月,並沒有做成一筆石油生意。

  警方在偵查中發現,吳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實際目的,就是從楊某手裏獲取利益,她吸收的每筆存款,都會扣除本金的10%後再交給楊某。以此類推,吳某雇傭的郭某和郝某在吸收公眾存款時,可以扣除吸收本金的9%;在郭某、郝某以下,投資者拿到的月息從6%至8%不等。

  2013年12月初,48歲的楊先生經朋友介紹,向龍宇公司投入20萬元。楊先生説,他的朋友從2012年就開始在這家公司投資,每月收入8%的利息,朋友不惜將自家房産做抵押,先後投資了100多萬元。

  但楊先生投資不足半月,就聽到楊某被警方刑拘的消息。可他還對公司的實力深信不疑,“我們都去她的工廠和房産參觀過,很是氣派,不像騙人的。”

  20多套豪宅,五六輛捷豹、賓利等名車,LV包等奢侈品數不勝數,僅僅這些就能讓人感受到楊某的財力十分雄厚,更別提還擁有一個投資達1億元的工廠和兩個大型培訓基地了。

  據警方介紹,楊某先後購置了20多套豪宅和商業網點,市值達6000余萬元。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她在臨街商業網點外墻,大面積懸挂公司的形象宣傳廣告和牌匾。楊某在“坐騎”上也是派頭十足,她購買了捷豹、賓利、路虎及賓士等名車,每逢出行時就讓司機按場面用車。

  楊某位於萊山開發區的培訓基地十分豪華,為吸引投資,她每週都派大巴車把投資者接到這裡參觀,以開會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洗腦,同時提供餐飲、娛樂服務。經辦案民警計算,這個廠區每年的場地租金和運營成本多達200余萬元。

  楊某交代,她之所以這麼講究排場,就是為了向外界昭示自己的雄厚財力,吸引投資者投放更多資金。而這種做法也確實為她爭取到了鉅額資金。

  其實,這些豪宅、網點全被楊某抵押給了銀行,工廠也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楊某落網後,其銀行賬面上僅剩六七百萬資金,根本無法彌補資金漏洞。

  煙臺警方在偵查中發現,此案類似其他非法集資案件,受害群眾以退休老年人為主。

  一位60多歲的老太,向警方出示了數十張借款單和借款協議,一共有2000多萬。這是老太全家數十年做生意的積蓄,但她沒有經受住高息誘惑,瞞著兒女把錢用來投資,如今卻血本無歸。

  據悉,煙臺警方已經查封犯罪嫌疑人楊某名下房産20余套,名車10余輛,凍結、查封涉案賬戶30余個,追繳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繳其他涉案資金。

  煙臺警方提醒群眾,受害者只有儘早報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挽回經濟損失。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