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通訊  > 正文

“朋友圈”也會坑人沒商量——微信六大詐騙術

2014-06-10 09: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合肥6月9日專電(記者楊玉華)微信的使用帶來各種便利,但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合肥警方日前向社會發布提示,“朋友圈”有時也會坑你沒商量,經常使用微信注意防盜防騙是一門必修課。

   根據接到的報警和案件,合肥警方羅列了六大類微信詐騙手法:

   一是利用代購詐騙。詐騙者聲稱能“海外代購”,價格非常優惠,以此為誘餌,打折代購,待顧客付了代購款之後,詐騙分子會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類似的理由要求加付“關稅”,等顧客錢付了,貨品也收不到。

   二是利用二維碼詐騙。詐騙者以商品為誘餌,給顧客返利或者降價,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應用賬號、密碼等其他個人隱私信息。

   三是盜號詐騙。此種詐騙與盜用QQ號詐騙類似,詐騙者冒充家人聯係,並以各種理由要錢。

   四是身份偽裝詐騙。詐騙者一般裝成高富帥或者白富美,搭訕,或騙取感情的信任,進而以借錢、商業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取錢財。

   五是點讚詐騙。現在這種詐騙方法最多,一種詐騙是說集滿多少個讚就可以獲得什麼禮品或是優惠,實際等集滿了要求的那麼多讚,去兌換禮品或是領取免費消費卡時,發現拿到手的獎勵“縮水”了。另一種詐騙是有的商家發布“點讚”信息時,就留了“後手”,並不透露商家具體位置,而是寫著電話通知,要求參與者將自己的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一旦所徵集的信息數量夠多了,這種“皮包”網站就會自動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實個人信息。

   六是微信假公眾賬號詐騙。詐騙者喜好在微信平臺上取類似“交通違章查詢”這樣的公眾賬號名稱,讓人誤以為這是官方的微信發布賬號,然後再進行詐騙。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