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通訊  > 正文

智能手機技術發展腳步放緩 硬件或陷入被動瓶頸期

2014-01-23 09:58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今年的MWC上,八核、2K分辨率屏幕、1600萬像素攝像頭、HIFI音效等功能都將在手機上實現,但是缺乏真正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應用體驗,這樣的硬件升級又有什麼意義呢?

  年初在美國舉辦的CES才剛剛過去,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就接踵而來。和CES相比,MWC更加專注于通信設備,是全球各大手機廠商實力比拼的專業化舞臺。不出意外的話,三星、HTC等知名國際大牌都會在MWC前後發布今年上半年的旗艦產品,勢頭正猛的國產手機廠商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展現自身實力的絕佳機會,加上醞釀反擊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老牌廠商,一場好戲應該就要上演。

  但根據筆者目前掌握到的情況,雖然MWC的展臺上新品勢必琳瑯滿目,但就創新性而言,能夠真正讓人驚艷的產品恐怕並不會太多。因為智能手機從2007年蘋果iPhone發布掀開大幕以來,經過了過去今年的快速市場增長期,目前已經呈現出了技術發展腳步逐漸放緩的跡象。這倒不是說近年來新推出來的技術毫無亮點,只是目前智能手機的硬件性能的提升速度已經超過了軟件應用的革新速度,從而導致無法讓用戶得到明顯的體驗提升。舉個例子吧,去年底,聯發科發布了全新的真八核處理器,其主打的賣點是八核處理器核心可以同時運行,從而擁有更加強悍的處理能力,但問題是對于消費者而言,日常的非發燒性手機應用,四核處理器就已經足以應付,使用體驗也相當流暢,雖然專業的跑分軟件顯示八核處理器的計算性能更高,但在日常應用中這種效率的提升用戶卻很難直接感知,因此是不是八核對于他們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了蘋果iPhone 5s所採用的A7處理器上,這是業內首款支持64位架構的移動處理器,毫無疑問性能上具有很大的領先性,但問題是目前智能手機的應用大多都仍然採用32位架構編寫,在軟件應用沒能得到升級的情況下,蘋果A7處理器的優異性能並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筆者舉上述例子並非是想說硬件的升級換代不重要,而是想再一次強調移動互聯設備的生態圈是由軟硬結合組成,如今手機廠商一位追逐硬件參數的提升,固然是件好事,但忽略軟件生態的協同則並不能充分實現用戶移動互聯體驗的改善。這種情況在PC市場曾經一度上演。昔日,英特爾和AMD也曾經打過多核大戰,但時至今日,主流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仍然只是停步在雙核、四核的水平,曾經被廠商大力吹捧的八核、十六核最終都未能走紅。這是為什麼?同樣是受制于軟件發展的滯後。

  相比于PC行業,智能手機的軟件生態圈比較多元化,既有蘋果iOS、谷歌Android,同時還有著Tizen、Firefox OS、MeeGo等新興操作係統在不斷涌現。但和當年PC行業的情況一樣,軟件係統的升級速度目前已經大幅落後于硬件,這使得智能手機的硬件開始陷入一個相對被動的“瓶頸”期。雖然我們已經可以預見,今年的MWC上,八核、2K分辨率屏幕、1600萬像素攝像頭、HIFI音效等功能都將在手機上實現,但是缺乏真正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應用體驗,這樣的硬件升級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手機廠商在比拼硬件參數的同時,還需要更多地在軟硬件融合上多花點功夫才行。

  程鵬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