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數據  > 正文

谷歌股價破1000美元 臺媒反思臺灣經濟結構轉型

2013-10-23 09:0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工商時報》22日刊發社論文章《Google股價漲破一千美元的啟示》指出,谷歌公司2004年以每股85美元上市,短短9年時間,漲破1000美元,報酬率達12倍,反映過去10年網路與移動通訊市場不斷增長的商機。谷歌市值3380億美元,是臺灣上市公司總市值的40%;臉書(Facebook)成立未滿10年,市值是臺灣最大上市公司臺積電的1.3倍。産業發展成長動能與未來性,一目了然。

  該社論文章認為,網路社群與電子商務擁有“百倍奉還”的成長沃土,臺灣當局的決策者應該多聽創業型網路軟體和社群公司的聲音,企業應該提撥部分資金鼓勵年輕一代創業,學術界先進更應掌握全球網路社群發展趨勢,以讓臺灣的年輕人“與世界接軌”。唯有如此,臺灣的下一代才有未來。

  以下是文章全文摘編:

  搜索引擎公司谷歌(Google)的股價上週五大漲突破每股1000美元,公司總市值一舉升到3380億美元,總市值約新台幣10萬億元,僅次於蘋果與埃克森美孚石油,成為全球第三大公司。

  谷歌2004年以每股85美元股票上市,當年若拿出10000美元投資,9年後的今天已經價值11.9萬美元,報酬率達12倍,反映過去10年網路與移動通訊市場不斷增長的商機。事實上,在谷哥漲破1000美元之前,旅遊訂票網站Priceline.com在9月19日已經率先漲破1000美元關卡,成為史坦普500指數成分股成立56年來,第一家股價突破千元大關的公司。另一家眾人熟悉的網路社群公司Facebook,在谷歌上市的時候才成立,去年2月股票上市,目前總市值也已經升抵歷史新高,達到谷歌的三分之一。

  與Google、Priceline.com、Facebook相較,臺灣目前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新台幣23.8萬億元,谷哥一家就達到10萬億元,是臺灣所有上市公司總和的40%;成立未滿10週年的臉書,總市值是臺灣最大上市公司臺積電(約1千億美元、3兆元新台幣)的1.3倍。即使是單純以網路銷售旅遊相關票務的Priceline,總市值也已經達到臺積電的二分之一。臺積電是績優、全球産業龍頭公司,但是成長動能與未來性,其股價表現已經給我們答案。

  同樣的成長故事也在大陸與日本上演。2011年才推出的移動通訊社群軟體LINE,母公司是在韓國首爾交易所上市的NAVER,短短兩年內聚集2.5億名用戶;NAVER股價受到谷歌的激勵,10月21日暴漲近10%,每股67萬韓元,公司總市值達到200億美元。至於用WeChat(微信)與LINE、Facebook競爭的廣東騰訊公司,以大陸億萬網民做基礎,WeChat用戶突破4億,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總市值9月就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大陸(含香港)民營企業總市值最高的龍頭。

  1998年9月創設的谷歌是一家完全以網路、新經濟為基礎的公司,才剛剛慶祝15週年的生日,就已經晉身為全球第三大企業。以谷歌為首的社群網路公司,都比谷歌更年輕,卻都能夠在網路上吸引數億人的目光,而且都成功在短期內跨出內部市場,成為席捲全球網路用戶的平臺。“人氣”迅速帶來“財氣”,這些公司今年紛紛出現重大突破,每日有效聚集人數快速增長、網路交易與廣告收入暴增,股價應聲大漲,不只為股東創造驚人的財富、增加源源不絕的就業機會,更為當局帶來龐大的新增稅收。

  這個趨勢非常值得臺灣産官學界集體深刻思考。臺灣多年摸索經濟結構轉型、苦於尋找出路,當局用盡全力推動“自由貿易”與“租稅優惠”,但經濟結構仍然沒有實質轉變。上市公司師老兵疲,臺灣股市總市值2010年12月底23.8萬億元,三年後的今天,即使外資連續一個半月買超、指數上漲近千點之後,總市值依然是23.8萬億元。三年來原地踏步,根本沒有進步。

  如果以谷歌上市、臉書成立的2004年作基準,過去將近十年的期間,臺灣曾經出現“倍數”增長的領域,幾乎全都在實體市場。最顯著的就是臺北市大安、信義、中山等精華區的房地産,9年多大約上漲了3倍;再來就是馬英九2008年當選之後力推兩岸直航,帶來觀光客倍增效應,今年預估會有770萬人次,也可算是“倍增”。而今年臺股漲幅最大的族群就是生技股,雖然只是以代工與周邊設備為主的公司,規模小、市場地位邊緣,至少還算得上是當局端得上臺面的政績。

  除此之外,臺灣過去還有宏達電,從2004年的手機代工一度竄升為國際品牌一軍,股價從150元一路上漲到1300元;另外觸控大廠宸鴻也曾經躍升為産業龍頭,股價上市後曾大漲四倍。但是這兩家臺灣成功的代表性企業,卻在今年重摔一跤,陸續跌回當年股票上市的起漲點。兩家公司的起落,代表了臺灣20餘年來引以為傲的電子代工産業已經走到盡頭,即使搭上了谷歌平板電腦、Andriod手機系統、蘋果手機代工的高速火車,也無法掌握到核心價值,最終無法為股東創造長期的利益。

  必須指出的是,臺灣制訂政策的官員、企業領導者以及學術界領袖們,都是40、50年代出生的人組成的“老人兵團”,雖然非常努力,但對於新世紀網路産業的發展,反應總是慢半拍,也聽不懂80後、90後的社群語言。掌握決策權的老人們將臺灣的資源不斷投入師老兵疲的實體經濟,卻不知道網路社群與電子商務才是“百倍奉還”的高成長沃土。

  臺灣有非常多創業型的網路軟體、社群公司,但是這些生機盎然的年輕公司,或是缺乏資本,或是面臨老舊法規的阻撓。當局決策者應該多聽聽他們的聲音,企業應該從龐大的呆滯現金庫中,提撥一部分作為種子資金鼓勵年輕一代創業,學術界的先進更要掌握全球網路社群的發展趨勢,讓臺灣的年輕人“與世界接軌”。必須如此,臺灣的下一代才有未來。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