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經貿部的統計顯示,2002年上半年,祖國大陸首次超越美國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目前臺灣是祖國大陸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進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
外經貿部臺港澳司司長王遼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海峽兩岸經貿交流既有利於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又完全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一貫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干擾兩岸經貿交流,將繼續採取靈活務實的措施促進兩岸經貿交流。
上半年兩岸貿易激增
據統計,2002年1至6月,海峽兩岸貿易總額達196.4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其中,祖國大陸自臺灣進口168.3億美元,同比增長33.3%;對臺灣出口28.1億美元,同比增長18.7%。
王遼平説,上半年兩岸貿易中祖國大陸仍有大量逆差,達140.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加工貿易仍是祖國大陸方面逆差的最大來源。據海關統計,上半年祖國大陸加工貿易項下逆差額為93.9億美元,佔逆差總額的67%。
在談到上半年兩岸貿易的特點時,王遼平指出,從貿易主體看,三資企業在兩岸貿易中仍佔主導地位。上半年三資企業對台貿易額、對臺出口額和自臺進口額佔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5.1%、56.6%和66.5%。
從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是兩岸貿易的主要方式。上半年加工貿易項下的對台貿易額、對臺出口額和自臺進口額佔兩岸貿易總額、對臺出口總額和自臺進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5.2%、60.9%和66%,一般貿易所佔比重較小。
王遼平還指出,上半年兩岸貿易的另一特點是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成為兩岸貿易的主要商品類別,兩者之和佔祖國大陸對臺出口總額和自臺進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1.5%和51.3%。
臺商投資熱點區域擴大
2002年上半年,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項目、金額繼續增長,投資區域佈局重心發生變化,熱點區域不斷擴大。
中國外經貿部的統計顯示,2002年1至6月,祖國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2179個,同比增長11.34%,合同臺資金額43.63億美元,同比增長30.65%,實際利用臺資金額19.1億美元,同比增長46.96%。
王遼平指出,上半年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格局出現新變化。臺商在傳統熱點區域的投資繼續增長,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增長顯著,另外,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以其優惠的投資政策、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廉價的土地、勞動力等優勢,對臺商形成新的吸引力。
他説,臺商投資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目前,臺商投資已涉及3大産業、26個行業,傳統製造業仍是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重點,佔項目總數的比例為77%;其次為社會服務業,佔項目總數的比例為7.5%;第三為農、林、牧、漁業,佔項目總數的比例為5.5%;第四為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佔項目總數的比例為4.3%。從臺資發展趨勢看,作為高科技産業核心的半導體企業也正掀起投資祖國大陸的熱潮;金融、保險、電信、旅遊、商業零售和批發、醫療等第三産業也逐漸受到臺資的青睞。
此外,臺資企業經營模式也在不斷變化。臺資企業的經營模式從單個産品的加工逐漸演變為聯合上、中、下游相關産業配套進行的模式,這在汽車、石化、電子、資訊、通信及家電行業表現得較為明顯。
(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齊曉靖
[責任編輯: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