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 正文

臺灣島內“卡那卡那富族”欲爭取正名

2014-02-24 1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高雄市那瑪夏區山頭上有一個叫“卡那卡那富”的族群,長久以來被歸為阿里山的鄒族。近年來,他們希望爭取正名。

  在那瑪夏出生的畢依把卡那卡那富的正名運動和文化傳承內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表示,“不正名的話,世界上永遠不知道有我們卡那卡那富這一族。”

  畢依説,從前當局歸類他們為曹族(1998年改為鄒族),於是她在學校裏寫聯絡簿就寫自己是曹族。“可是説實話,我那時候不喜歡曹這個名字,人家會笑,好像我們是野草。”她記得小時候祖父母和父親都是用卡那卡那富族語對話,事實上,他們和阿里山曹族沒有接觸。

  1989年,那瑪夏區公所邀請卡那卡那富族裏的耆老北上到劇院表演一個月。族人和同時受邀的曹族人接觸才發現,原來他們和曹族不一樣,族語也不同。他們開始思考,要找回自己。“那時候有意識到不一樣,可是沒有行動,”娜烏説。

  雖然沒有立刻採取行動,這個找回自己的想法卻開始發酵。臺灣卡那卡那富文教産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周浩翔表示,族裏年輕人希望正名的想法愈來愈強烈;而第一步,就是先找耆老幫忙,請他們談記憶中卡那卡那富的語言、文化和傳統工藝等,希望把這些卡那卡那富的特色整理出來,呈現出和阿里山鄒族的不同。

  周浩翔説,卡那卡那富族和鄒族在文化上有相似之處,不過首先在語言上完全不同,“跟阿里山鄒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溝通的。”

  其次,卡那卡那富族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服飾、祭典和食材等,例如,河祭。畢依説,河祭主要在祈求上天讓族人可以繼續享受楠梓仙溪的水生資源,“希望可以延續,有大大的魚讓我們共食。”楠梓仙溪裏的水藻也是卡那卡那富族人特有食材,周浩翔説,其他族不會去吃溪裏水藻。

  卡那卡那富族烹飪時有特殊的調味方式。周浩翔表示,族人習慣用一種葉子調味,湯會更好喝,而且,有一種很像肉粽的食物,“是交換禮物的一種,別族也沒有。”

  近年有賽德克族等正名成功,卡那卡那富族受到鼓舞。於是,2011年初正式向臺當局“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遞案,正式推動正名。

  對卡那卡那富族正名的認定,臺灣“原住民委員會”委託臺灣政治大學民族所林修澈教授進行調查,結果確認了語言和文化上,卡那卡那富確實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正名最大的意義,要知道我們是誰,”畢依説。她語帶難過地表示,卡那卡那富這個名字現在很多的小朋友不懂,也不見得知道自己是卡那卡那富。

  卡那卡那富族推動正名已3年多,迄今還沒有著落。畢依説,“為何只是要正名,要知道我是誰會有這麼難?正名不過的話,對後代、對老人家,要怎麼交代?”如今懂傳統祭典和族語的耆老,剩下不到10人。她説著説著,忍不住眼眶泛紅。

  卡那卡那富族原本即人口稀少,今年初才突破500人。由於耆老們陸續凋零,依此趨勢下去,正名之外,恐怕在民族實質內涵的文化和語言傳承上,卡那卡那富將面臨另一個更大的危機。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