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 正文

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上路 有望為“悶經濟”開路

2013-08-12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記者 石龍洪)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一階段方案近日上路,預期2014年可增GDP300億元(新台幣,下同),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有望為臺灣“悶經濟”開路。

  綜合臺灣媒體9日報道,臺灣“行政院”8日舉行“院會”,核定自由經濟示範區(自經區)第一階段方案上路。

  臺“行政院長”江宜樺8日在會上指出,自經區透過大幅鬆綁人流、物流、金流等相關限制,發展具前瞻性之高端産業活動,可吸引島內外投資,成為推動臺灣經濟成長之重要引擎,並有助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各“部會”應全力落實執行。

  報道稱,自經區第一階段方案以“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業為主,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製造業為輔”為原則,示範産業包括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和産業合作,但未來進駐産業不限四個,金融業等有望納入。

  其中,智慧運籌産業將選在“六海一空”自貿港區上路,即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高雄港、蘇澳港、安平港及桃園空港。

  大陸資金進駐示範區,將可參照外資待遇,投資臺灣面板、半導體等關鍵産業可不受持股比率限制。臺《經濟日報》認為,此舉有助兩岸産業截長補短,也能在本土催生兩岸或多地“混血”企業,爭搶世界級商機。

  臺灣官方預計自經區方案上路後,自經區海空港貨量2015年可達2200萬噸、貿易值突破1萬億元;國際醫療服務人次2015年可突破30萬人,産值突破150億元;民間投資2014年可增加200億元。

  除未來的效益,自經區與大陸的連結也備受臺輿論關注。臺《工商時報》指出,臺灣是進軍大陸市場最佳跳板,國際大廠對示範區有無興趣,除關務便捷、行政鬆綁措施等,兩岸特殊連結及ECFA效益,更是外商認為結合臺灣,搶攻大陸13億人口的最大利基。該報認為,自經區在兩岸合作方面仍有不足,鬆綁開放還是綁手綁腳,能否有招商成效,值得觀察。

  此前亦有臺灣官員認為,自經區未來可與大陸的經濟特區進行産業合作,以打造示範區成為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的區域經濟整合平臺。

  儘管臺當局預期自經區前景可觀,但也引發部分臺灣民間團體擔憂。

  臺“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自經區“前店後廠”設計,打破地理限制,只要在自經區設辦公桌,就可把訂單拿到外面工廠生産,一併享有租稅、外勞優惠,“特區經濟”變形擴及全臺,將壓低勞工工資。

  臺“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臺當局未妥善評估自經區內稅制優惠及醫療資源的寡佔等對臺灣的影響,就匆促上路,恐加劇産業的惡化。(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