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專家稱“一帶一路”下兩岸自貿合作需新動力新思維

2015-07-10 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專家稱“一帶一路”下兩岸自貿合作需新動力新思維

  中新社上海7月9日電 (記者 李佳佳)“無論未來怎麼發展,兩岸自由經貿合作的取向不會變”,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9日在第二屆兩岸自由經貿區合作論壇上對中新社記者説,改革開放的過程、經濟轉型的需要以及“一帶一路”規劃的展開,使兩岸自由經貿合作的話題變得更有延續性。

  長期以來,兩岸在要素結構上的互補性和在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性,成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和推動産業合作的重要基礎。不過,隨著大陸經濟發展水準的提升和兩岸經貿合作方式的調整,原有的合作模式也在出現新的變化。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于信匯認為,新形勢下的兩岸合作有著新空間,需要有新動力、新思維。

  于信匯説,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兩岸必須尋找新的合作動力,從區域發展來看,在國際競爭中兩岸完全有條件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更加有效的合作關係,以便在全球經濟中共同確立有力的競爭地位。

  “兩岸合作不僅只是簡單的一種項目投資與利益的爭取,而是在‘一帶一路’發展中進行新的戰略佈局”,于信匯説,兩岸自由經貿的合作應初步改變合作方式,向著兩岸合作,共同創造全球銷售新的模式轉變。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推動行業和企業,進行産業鏈和價值鏈的深度整合,以共同提高國際競爭力。

  雖然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遲遲未能出爐,不過出席當天論壇的臺灣智庫人士對兩岸自由經貿領域的合作前景仍舊表示樂觀。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尹啟銘更多地是站在頂層設計的角度看待兩岸自由經貿領域合作的主題。他認為,兩岸之間怎麼合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溝通平臺,“大家共同策劃,這才是合作的第一步”。

  尹啟銘説,在“一帶一路”的新商機面前,兩岸在自由經貿領域的合作要找準對接窗口、設立溝通平臺、共同策劃項目、規劃推進路徑、尋求政策突破,“各個試驗貿易區應該量身定制,根據各個片區發展的産業,有不同的産業突破。……各自貿區要差異化、互補,自貿區的政策決定於它的定位,決定於它的發展條件,決定於它産業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則在兩岸經貿的結構下面,闡釋了大陸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對臺灣的啟示。吳中書認為,臺灣雖然在拓展經貿領域有些經驗,但也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的途徑,降低物流成本;臺灣同樣面臨産業結構調整,所以也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的推行,拓展市場,實現産業升級。“臺灣善於國際經貿合作,假設能夠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經濟的競爭力,在産業和法律制度的國際接軌方面,應該是有所助益的,”吳中書説。(完)

  

[責任編輯: 王偉]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