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臺味”濃

2015-04-20 1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位於廈門海滄的服務外包産業園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的一部分,自去年9月啟動以來已吸引70多家入駐企業和大量意向企業。就在這“寸土寸金”的園區內,當地政府專門規劃了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為兩岸青年提供創業、就業平臺。

  “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初期規劃兩萬平方米,未來根據需要還會進一步擴大。”廈門保稅港公司的謝金娥20日告訴中新社記者,該基地啟動後,還將為來此創業的兩岸青年提供資金、人才、住房等優惠扶持政策。

  多次赴臺灣進行招商説明的謝金娥,對臺灣青年創業熱情有很深的印象,“招商會場只有300多個座位,每場都來400多人,把會場擠得滿滿的”。

  謝金娥説,她們還反覆徵求臺灣青年的意見,並通過大陸青年行業協會和臺灣青年團體溝通協商,探討創業基地建設方案,制定符合臺灣青年需求的扶持政策,“文創、軟體開發、貿易等臺灣優勢産業都可以在創業基地內找到廣闊的發展空間”。

  廈門服務外包園區依託廈門出口加工區設施而建。在因“臺”而設的廈門經濟特區歷史上,出口加工區曾經發揮巨大作用,更有眾多臺灣企業、臺灣民眾在此興業創業。獲准設立的福建自貿試驗區,同樣被賦予促進兩岸經貿交流的重任,“臺味”濃郁。

  除了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服務外包産業園,廈門片區內還建設多個兩岸産業融合的平臺,包括吸引110家臺灣企業及商協會的兩岸貿易中心,大陸唯一兩岸航空冷鏈物流試點和海峽兩岸海運快件中心等。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廈門片區的眾多先行先試探索,都與對臺經貿交流合作密切相關。

  廈門檢驗檢疫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廈門檢驗檢疫部門在大陸首創“社會認證、官方採信”的“金酒模式”,以及對臺灣地區輸大陸食品採取“源頭管理、結果採信、抽查驗放”的檢驗監管新模式。這些措施都大大便利了臺灣食品進入大陸,令廈門成為大陸進口金門高粱和臺灣食品的中心。

  據廈門東渡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廈門進口臺灣食品批次上升四成以上。

  福建電子口岸也已與臺灣關貿網路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推進兩岸供應鏈數據互聯互通。

  在對臺特色離岸金融業務上,廈門也在推動臺灣地區人民幣回流,開展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拓寬臺灣地區銀行人民幣資金運用的渠道。

  廈門片區相關負責人士表示,這些創新舉措都是為了推進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兩岸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先行區。(記者 陳悅)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