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臺商沈慧麟移廠山東 欲申請專利走出去

2015-02-28 10: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商沈慧麟移廠山東欲申請專利走出去

  山東瑞億醫療用品工廠生産線 圖自臺灣《聯合報》 記者陳致畬/攝影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2008年金融風暴,大陸臺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結束營業或遷移到其他地方,成為臺商兩難選擇。山東瑞億醫療用品總經理沈慧麟,當年毅然決定,把工廠從廈門移到山東安丘,東山再起。

  山東瑞億醫療用品位於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這裡的釀酒歷史,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晚期,是“中華老字號”芝麻香型白酒的“山東景芝酒業”所在地,距離山東青島車程只要一個半小時。

  沈慧麟在這個人口只有17萬人的小鎮,生産彈性繃帶,目前工廠面積共有100畝(約6.7公頃),年産能達到1000噸,年營收1600萬美元,産量亞洲排名第二。

  前進歐洲 申請專利走出去

  山東瑞億醫療用品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投資人民幣8000萬元,擴建第二期工程,生産出口歐洲的産品,廠房面積再增80畝,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産,屆時産量就成為亞洲第一。

  走進工廠,隨處可見棉花製成的繃帶布料,沈慧麟在這偏僻小鎮,透過上百台的紡織品加工機,打造新天地。

  他信心滿滿地説,有能力的人先要找下一個市場,有競爭能力的人爭一口氣,因為有突破的技術,可以開發歐洲市場,也在申請專利權。

  他感嘆地説,只要自己擁有技術,就不需依靠政商關係,一樣能找到新機會。

  沈慧麟是臺灣南投縣集集鎮人,他回想當初臺灣紡織業的盛況,每家每戶都由婦女家庭代工,後來成本大增,企業紛紛移往大陸,公司1995年遷移至廈門,生産加工出口。

  但是到了2008年,大陸沿海地區就出現缺工狀況,勞工成本不斷墊高,他開始跑遍全大陸與東南亞,尋找新的地點蓋廠房,最後選擇山東安丘,註冊金額500萬美元,2008年蓋廠,2010年2月投産使用。

  便利取向 産地港口距離近

  為何選擇在山東?沈慧麟説,繃帶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棉花,而山東、湖北、新疆都是大陸主要棉産地,考慮需要出口,到青島港直線距離才90公里,原材料從大陸西邊運過來,從東邊出口到美國。

  因為生産流程幾乎全自動化,全廠只有近400位員工,沈慧麟笑説:“在安丘市的臺灣人,用十根手指頭就數得完,其中一半是我們員工。”這種自嘲式的笑話,背後代表更多有苦有淚的故事。

  沈慧麟表示,在山東的鄉村裏,主要勞動力人口,大多來自工作幾年後回鄉嫁人或是35歲到45歲的婦女,她們的上班心態較穩定,離職率也不高。

  他還笑説自己是“週末夫妻”,老婆與小孩都住在青島,他平時週一到五都在工廠上班,只有週六、日才會回到青島,與家人同聚,享受天倫之樂,出外工作打拼,就是如此。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