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時評:未來兩岸産業合作的重點方向是綠色産業

2013-02-01 10: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伍湘陵的評論文章分析未來兩岸産業合作方向,文章指出,兩岸綠色産業發展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將是未來兩岸産業合作的重點方向。

  全文摘編如下:

  為應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以及氣候異常,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制定出了綠色發展的“新政”,兩岸也都提出了綠色發展戰略,如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的“黃金十年”發展計劃都將綠色産業作為産業轉型的主要方向,打造綠色産業,實現綠色發展已成為兩岸為獲得發展先機的重要舉措。目前,兩岸綠色産業發展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將是未來兩岸産業合作的重點方向。從兩岸綠色産業發展狀態來看,要推進兩岸綠色産業合作,可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展開:

  一、加強兩岸綠色産業技術合作。

  綠色産業技術是綠色産業得以發展的核心。可以説兩岸要實現綠色技術發展與合作,一方面在於對兩岸産業合作的重點領域中電子電器製造等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在於大力發展新興産業,如光電、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在對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方面,如臺灣電子資訊産業,其發展相比大陸成熟,積累了技術基礎,改造有優勢,兩岸可以通過專利出售或共同出資等方式進行合作。而在兩岸新興産業發展方面,重疊效應明顯,互補性與關聯性都比較強,兩岸可通過技術研發、投資合作、品牌推廣等方式來實現合作。要實現兩岸綠色産業的有效對接,只有從綠色産業技術層面才能突破瓶頸問題。另外,還必須共同制定産業技術標準,為兩岸産品提升競爭力提供保障。

  二、建立兩岸綠色産業合作平臺。

  為有效促進兩岸産業在技術開發、生産、銷售等方面的合作,臺當局經濟部門在2008年制定了“搭橋專案”,通過舉辦兩岸産業交流會議的方式搭建雙方産業領域中的溝通橋梁,如在綠色能源産業領域中,過去幾年兩岸分別舉辦了“太陽光電産業合作及交流會 ”、“LED照明産業合作及交流會議”、“風力發電産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等來商討綠色能源産業合作的具體細節問題。另外,兩岸在ECFA下成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也下設了兩岸産業合作工作小組,這些工作小組已成為包括綠色産業在內的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目前,兩岸産業合作工作小組共包括LED照明、無線城市、冷鏈物流、TFT-LCD面板、電動汽車5個産業分組,分別負責兩岸産業各領域中的交流合作事宜。當然,除了兩岸綠色産業領域內的專業性交流平臺建設之外,兩岸還必須搭建相關行業性組織,以滿足兩岸日常的産業資訊交流,增加産業對市場變化的靈活調整。

  三、兩岸必須加強綠色産業智慧財産權保護。

  隨著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智慧財産權方面的糾紛也日益增多。為解決智慧財産權糾紛,兩岸兩會于2010年在重慶簽署了《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簡稱“協議”),協議自簽訂生效以來,兩岸在智慧財産權保護協作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但對於當前兩岸綠色産業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因其産業發展主要以技術開發與創新為核心,産業發展技術保密度高,兩岸雙方必須在已簽訂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建立高效的智慧財産權評估交易辦法,探索兩岸技術轉讓的許可合作機制,促進技術成果的有效轉化,最終實現對綠色産業發展的激勵。

  總體來看,在全球經濟低迷徘徊時期,兩岸要尋找經濟發展新的動力點,搶佔發展的制高點與先機,而以技術創新為主的綠色産業將是兩岸未來産業合作的重點方向。兩岸可通力合作,不斷強化綠色産業技術創新及開發,壯大綠色産業規模,提升綠色産業價值,獲取産業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優勢。(伍湘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學博士)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