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兩岸油企專家共解“漏油”“高油價”等難題

2011-11-16 11:0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發生漏油事故該怎樣緊急處理,如何因應油氣資源的日益枯竭,兩岸油企怎麼看油價上漲……這些與“油氣”有關的話題,14日在臺北一再被熱絡議起。

  來自大陸方面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塑等單位的百餘名專家和石油企業代表,在此間出席“兩岸油氣能源的挑戰與因應”論壇,共解兩岸油氣能源當下難題,共話合作契機。

  臺灣“中技社”董事長潘文炎説,東北亞大量用油都需要通過海上輸出,油氣泄漏等緊急事故是兩岸業者都關心的話題。兩岸是否可以考慮成立一個聯盟,就如果發生漏油事故去哪攔,如何採取第一手有效措施進行先期準備。

  這一呼聲隨即得到了大陸代表的響應。“美國康菲公司在渤海灣的漏油事件從6月份至今仍在處理中,産生了很大影響。”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袁光宇説,有關能源勘探開發的安全和環保挑戰越來越大,我們願意響應倡導,加強兩岸在緊急事故應急處置上的合作。

  關乎兩岸經濟和民生的油價,也是論壇熱門議題。“最近臺灣油價起起伏伏,每週都要調整一次,”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少華説,油價上漲在大陸也備受關注,雙方都必須非常注意油品供求問題。這牽涉到天然氣和石油的採購定價,視乎未來兩岸各大公司能否合作在國際上爭取更多話語主導權,共同改變現狀,創造新局。

  “大陸目前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到50%以上,臺灣油氣基本靠外來進口,這是擺在兩岸面前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許永發説。

  袁光宇表示,兩岸同為能源進口經濟體,既要提升本土油氣的開採品質,也要加大提升國際油氣資源獲取的力度。油氣能源日趨枯竭,供需關係愈加緊張,節能減排壓力越來越大,令兩岸都不得不為之憂慮、思考和作為。這正是兩岸石油人的共同責任,兩岸石油公司的共同使命,也是這次論壇的目的。

  本屆論壇由臺灣“中技社”、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記者李寒芳 李凱)

[責任編輯: 李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