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老百姓對臺灣農産品可謂既熟悉又陌生,他們通過耳聞目睹,使之耳熟能詳,但親手買過、親口嘗過的人卻不多。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臺灣農産品究竟好在哪?眾多品牌又要怎樣挑選?近日在臺北舉行的“首屆兩岸臺灣優良農産品洽商大會”,給出了以上問題的參考答案。
洽商會同時也是個展會,126個農漁和食品業者秀出家珍。漫步其間,一路品嘗各種供試吃的食品,一邊聽品牌故事,不難體會到,臺灣人為之自豪的“精緻農業”確有其過人之處。
在阿里山高山茶的展示攤位,電磁爐上的玻璃壺中沸水在嘟嘟冒泡,水中還有黑色的條狀物隨波浮沉。女攤主説,這是自家燒制的竹炭。竹炭具有非常好的吸附性,煮水時加入,就可以吸掉雜質,讓水變得更甘甜,“好茶必須配好水。”
攤主展示了茶葉包裝上的“生産履歷”標識。所謂“生産履歷”,是一種借鑒日本食品品質管理的制度,讓食品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生産銷售過程皆可查詢與追溯,以確保來源和品質。
許多産品頗具臺灣特色,比如中國人喝粥時都愛用來佐餐的肉松,大陸人一般喜歡豬肉松,臺灣許多人還喜歡雞肉松、魚肉松等,脂肪含量低而營養豐富。攤主説,原味魚肉松很適合剛斷奶的寶寶吃,“沒有添加色素、味精、防腐劑,經過嚴格的汞含量檢測。”
被稱為“烏金”的烏魚子是不能不提的臺灣特色食品。真空包裝的魚子透著瑪瑙光澤,外觀誘人,也有包裝格外精美的,走的是饋贈佳品路線。有一種魚子顏色紅中透黑,攤主説,這是更名貴的“血子”,魚卵在魚體內有厚厚的脂肪保護,但有些魚被捕撈時猛烈掙扎,導致血液滲入魚卵,就産生了“血子”,據稱滋補功效更佳。
琳瑯滿目的商品擺在眼前,消費者如何確認其品質保障?此次展出的大部分産品,都有CAS標識,這是臺當局“農委會”自1989年起推動的證明標章,被稱為“臺灣農産品最嚴密把關的安全防線”。CAS標章已於今年8月在大陸註冊成功,明年1月20日將正式使用。對臺灣農産品缺乏了解的大陸消費者,憑此購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來自大陸沿海省市的400多名農漁業者、食品業者和採購人員參加了此次展會。當天的採購金額達到250萬美元。未來商機如何?有直航便利和ECFA加持,加上權威認證標識作保障,臺灣精緻農産品進軍大陸市場,前景值得期待。(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 李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