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會議將研究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制定未來五年中國發展的導航線,這不僅是對全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全盤統籌,更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衝刺的加速器,規劃再續航、改革再發力、百姓“幸福感”彰顯更多新期待。
回顧“十二五”,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中國人民緊密抱團“闖灘涉險”,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産業逐步轉型升級,投入需求鏈條持續完善,經濟總量上跨過了“10萬億美元”門檻,經濟增速上勢頭依然強勁,僅2015年上半年的7%,就足以強大的“説服力”奠定了我國在世界經濟社會中的地位。
過去五年是中國“改革之年”,高唱“深化改革”主旋律,居住證替代暫住證,行政審批持續簡化,生態建設不斷加強,“網際網路+”強勢推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強勢躍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些都是百姓“幸福的根源”,也是中國人民引以為傲的資本。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等,“十二五”期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央政策帶來的實惠,“雙創”蓬勃發展,“網際網路+”經濟風生水起,站在“十二五”的肩上,未來的“十三五”有了深厚的基奠和堅強的後盾。
站在“十三五”的起跑線上,五年規劃將指引“百年目標”的衝刺航向,未來五年,我們要高歌猛進,但也要看到擋在我們面前的重重困難,人口“老齡化”、生態環境“惡性迴圈”、社會轉型“陣痛不止”、社保教育“久啃難下”,加上精準扶貧、住房保障這些“硬骨頭”,不俗的改革伴生著持續的“艱難與險阻”,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革命之路尚久,同志仍需努力”的緊迫感,從“五年規劃”面向“百年目標”,隨著教育、醫療、衛生、保障等措施而誕生的“幸福感”,推進每個人的“中國夢”緩步而來。這種伴生的幸福感,正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動力!
未來的五年,中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深水期”,更多政策施惠于百姓,更多的舞臺面向普通人開放,更好的教育醫療條件、更優厚的社會保障政策、更先進的科學技術,百姓期待更多“幸福感”,13億中國人夢想步入更加美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