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中國光伏應用年內或躍升至全球第一

2015-10-26 13: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光伏業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裝機量同比新增161%。業內人士預計,四季度由於受能源局新增光伏裝機量影響,我國光伏産業可能出現跳躍式增長,累計總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從而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應用第一大國。

  更值得關注的是,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範圍內對化石能源發起成本大戰。按照規劃,2015年要實現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5年再擴展到發電側,最終進入平價時代,走向多種多樣的應用,形成“光伏+”的太陽能綠色能源發展新途徑。

  四季度將跳躍式增長衝全球第一

  在政策支援加強、國內市場不斷啟動的情況下,中國光伏行業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更是加速回暖。《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製造業總産值超過2000億元,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光伏産品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其中,多晶硅産量約為10.5萬噸,同比增長20%;硅片産量約為68億片,電池片産量約為28GW,均同比增長10%以上;組件産量約為31GW,同比增長26.4%。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前10家組件企業毛利率超過15%,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而光伏發電端的增長更是迅猛。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170萬千瓦,分佈式光伏62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90萬千瓦,同比增長161%。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32萬千瓦,新增分佈式光伏裝機容量158萬千瓦。

  “目前整個産業鏈中,光伏電站開發環節的內部收益率可達到8-10%,遠高於製造業;此外,投資光伏電站也可拉動企業自身消化電池組件等産能。2014年全國組件製造商前20名中,幾乎全部涉足下游電站開發業務。”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稱, 2015年前8月光伏相關行業投資684.7億元,同比增長39.4%,比1-7月低0.6個百分點,但仍比去年同期提高33.4個百分點。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和能源局關於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5.3GW,今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

  在高紀凡看來,四季度由於受能源局新增光伏裝機量影響,我國光伏産業可能出現跳躍式增長。預計光伏組件價格有可能在四季度小幅上升,製造企業利潤率有可能小幅提高;骨幹企業憑藉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部分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企業兼併重組加快,産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約1500萬千瓦,累計總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應用第一大國。未來2020年則將可能突破1億千瓦、2030年突破4億千瓦,標誌著我國走向規模化應用時代。

  未來5年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更值得關注的是,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範圍內對化石能源發起成本大戰。最近RMI的一項綜合分析顯示,在美國的一些地區,公用事業級大規模光伏的成本已經比燃煤和燃氣的火電廠還要便宜。而在我國,據天合光能統計,2007-2015年的8年間,光伏組件的市場價格從每瓦36元下降到現在3.5元-3.8元,並網光伏系統價格從每瓦60元降到每瓦7元-8元,逆變器價格從每瓦4元下降到了每瓦0.3元。

  但是,當前經濟性仍然是制約光伏發電發展的主要因素,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是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與此同時,適應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的管理體系有待完善,適應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配套産業服務體系尚未建立。

  “未來5年是我國推進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體制創新、技術開放的重要時期,將為光伏産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董秀芬透露,2020年光伏發電規模目標已明確從之前的1億千瓦上調50%到1.5億千瓦,“十三五”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規模化的發展促進成本持續降低,儘早實現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光伏電站建設和發電成本要在2015年的基礎上下降20%以上,中東部地區建設成本在每瓦7元以下,西部地區建設成本在每瓦6元以下。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