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發微信紅包要5機構開證明 幾億存量用戶難補證明

2015-08-05 07:39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行日前發佈了史上最嚴厲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引發了不少網民熱議。除了網路支付每日限額5000元外,意見稿規定用戶在開設網上賬戶時,需要用5種方式來驗證身份。也就是説,未來用戶如果要發微信紅包,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個機構的證明來驗證自己身份才可以。

   在央行意見稿的第十六條規定中提到,支付機構給個人開戶,如果是消費類賬戶,需要三個機構為用戶做身份驗證,而且消費類賬戶只能用於消費或往個人銀行賬戶提現。如果是具備理財、轉賬功能的綜合賬戶,則需要五個機構來驗證。微信紅包這樣的功能屬於轉賬的範疇,要發紅包,首先需要五種方式交叉驗證,開戶的成本非常高。

   目前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主流的支付機構,都還達不到央行的規定,而且,這一規定對非銀行類支付機構來説,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業內人士介紹,身份認證指的不是密碼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稅務、工商、銀行、教育機構、居委會等能證明你身份的機構。舉個例子,用戶上傳身份證,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公安網校驗,來證明你是你,又或者説,用戶綁定銀行卡,由於銀行卡是實名制的,所以校驗銀行卡資訊也可以證明你是你。目前,像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都是只用了這兩種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

   但是,央行認為,兩種外部渠道並不足以證明用戶身份,用戶需要找到更多外部渠道來證明“你是你”方可開戶。換言之,用戶開設支付賬號,可能還要上傳文憑學歷、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等一系列東西,不集齊五件,就難以開戶。

   打個比方,未來用戶如果要給朋友發個微信紅包,發之前先要向微信證明“你是你”:上傳文憑、納稅證明、戶口本、護照等資料,或者跑工商、居委會各種地方開證明。只有經過5種身份驗證後,才可以發微信紅包。這無疑將極大地影響用戶使用微信紅包的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一旦辦法正式出臺,所有支付賬戶包括已經開通的賬戶都要執行,影響的不僅僅是新開立支付賬戶的人,幾億存量的支付用戶都會面臨四處補齊證明材料的大麻煩。

[責任編輯: 陳寧]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