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證監會嚴查股市造謠劍指五類行為

2015-06-06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趙曉輝、許晟)證監會5日集中部署了“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的第四批案件,共涉及16起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案件。

  這些案件主要針對五類違法違規行為:一是在媒體上撰寫文章,編造、傳播有關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監管執法動態和宏觀經濟政策等方面的虛假或誤導性資訊,擾亂市場秩序的;二是通過“股吧”、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編造、傳播內容不實的虛假或誤導性消息,對股價産生較大影響的;三是報紙、雜誌和網際網路站等傳播媒介違背真實、客觀原則,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對市場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四是投資諮詢從業人員發佈虛假、誤導性研究報告,或者利用公共媒體違規推薦股票,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五是未取得投資諮詢從業資格非法提供薦股服務,以蠱惑性宣傳欺詐投資者,非法牟利的。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説,資本市場是基於資訊發現和形成價格的市場。違反真實、客觀原則的虛假或誤導性資訊嚴重干擾投資者決策判斷,必然扭曲市場價格信號,侵蝕市場運作的基礎,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最終影響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正因為如此,國家法律對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的行為,不僅明確規定了應當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而且嚴格規定了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新國九條”也專門要求依法嚴肅查處造謠、傳謠以及炒作不實資訊、誤導投資者和影響社會穩定的機構和個人。

  他指出,近一段時期,隨著股指不斷走高,市場對資訊高度敏感,一些不法分子刻意捏造散佈虛假資訊,嚴重擾亂資本市場資訊傳播秩序,甚至引發股指大幅波動,市場反映強烈。5日部署的這批案件,是在前期線索分析和調查布控工作的基礎上,專門針對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資訊集中部署的典型違法案件。證監會將組織專門稽查力量,協同公安機關認真查處,依法打擊。

  張曉軍同時提醒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不盲從,切實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責任編輯: 段雯婷]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