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不出外界此前預期,作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的一項重要成果,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于巴西當地時間7月15日順利“落地”。
根據中國財政部16日公佈的資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核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為500億美元,並在金磚國家之間平均分配;銀行創始成員為5個金磚國家,銀行成立後將吸收新成員加入;銀行總部落戶上海,行長在金磚國家中輪流産生。
同時,應急儲備安排初始承諾互換規模為1000億美元。按照這項安排,在有關金磚國家出現國際收支困難時,其他成員國將向其提供流動性支援、幫助紓困。
多位專家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的順利誕生,有望為金磚國家及更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金融合作,乃至整個國際金融市場增添新的“加速器”和“安全網”。
“目前在世界各國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主要發展目標的情況下,現有的世行、亞行或其他區域性開發組織,遠遠難以滿足各國資金需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從地理範圍看,新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已有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存在小範圍重合,但應當看到,後兩者僅僅是對於金磚五國的開發性資金需求而言,仍是相當捉襟見肘的。
“與其説這類機構存在重復,倒不如説還遠遠不夠。”趙錫軍表示,以世界銀行為例,其資本總量相對其180余個成員國的龐大需求而言,平均到每個成員國連“撒胡椒面都不夠”。
因此,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將首先為金磚五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援,成為幫助金磚五國經濟表現持續“亮眼”的“加速器”。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亦指出,儘管存在世界銀行和一些區域性的開發銀行,總體來看全球範圍內基礎設施投資尚存在資金缺口,“不只是缺錢,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投資等的決策機制、融資渠道。”
趙錫軍和張斌均表示,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無疑是朝著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邁出了積極有益的一步。
對於“銀行成立後將吸收新成員加入”這一具有開放性的思路,趙錫軍表示讚賞。
他以商業銀行作為類比指出,商業銀行最初一般由幾家股東共同發起,之後隨著銀行業務發展,吸收更多投資者也是正常的,“如果一家商業銀行越做越好,能做的項目越來越多,運作水準越來越高,那麼大家就都願意為它提供資金讓它來幫自己投資、發展,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也一樣。”
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金融合作方面的另一大成果,是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將為全球金融體系構築起一道新的“安全網”。
“這對全球經濟穩定肯定會有非常大的好處。”趙錫軍表示,金磚國家人口占全球40%以上、經濟總量佔20%以上,這樣大範圍的經濟體和人口,現在相當於“有了一個安全網兜住”,不至於在遭遇外部衝擊,造成資金大進大出、支付困難等情況時,出現大的經濟震蕩,這對全球經濟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當天亦表示,應急儲備安排的建立並不意味著國際儲備的直接轉移,只有在有關國家提出申請,並滿足一定條件時,其他成員國才通過貨幣互換提供資金,並須在所有成員國完成國內審批程式後正式生效。
“絕不等於説缺錢了就可以隨便用,新的應急儲備安排肯定會在資金使用方面有更加嚴格而具體的要求。”趙錫軍指出,從目前金磚五國的狀況來看,其經濟活力和各項表現仍處在世界各國前列,“遠沒有困難到需要動用應急儲備的地步”。
對於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未來前景,趙錫軍指出,這家新銀行需要向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學習成熟經驗和專業做法,同時避免官僚主義等痼疾重現,“作為一個國際性銀行機構,下一步需要形成完善、合理的治理架構和運作規則,確保新銀行不是由哪一個國家説了算,而是真正成為一個更加有效率、更加專業、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組織。”(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