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7家鏡片企業操縱價格被罰1900多萬

2014-05-30 10: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發改委29日宣佈,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博士倫、強生等洋品牌和1家臺資眼鏡鏡片企業因操縱鏡片銷售價格,違反了中國的反壟斷法,共計被罰款1900多萬元。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應以此為契機,儘快建立公平競爭的行業價格體系。

  發改委反壟斷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經查,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鏡片生産企業和博士倫、強生、衛康等主要隱形眼鏡片生産企業普遍對下游經營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轉售價格維持,存在固定鏡片轉售價格或限定鏡片最低轉售價格的行為。該行為限制了經銷商的自主定價權,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並根據上述相關企業的涉案情況和不同表現,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共計1900多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等壟斷協議。對此,發改委認為,上述企業達成並實施了銷售鏡片的價格壟斷協議,達到了固定轉售鏡片價格或限定鏡片最低轉售價格的效果,排除和削弱了鏡片市場價格競爭,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使相關鏡片價格長期維持在較高水準,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某知名配鏡商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眼鏡行業賺取暴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該行業有一句順口溜,“成本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行業暴利原因很複雜,但定價權壟斷是重要原因。他表示,目前,國內大型的眼鏡生産商並不多,大都集中在南方地區,還沒有形成規範的體系。在行業整體混亂的局面下,極易造成幾家大企業利用自己的規模和品牌優勢來進行生産和價格壟斷,並對自己的下游經銷商發號施令,簽訂“霸王條款”。

  “發改委的處罰決定有利於整個行業營造有序、公平的市場環境。”對此,一位眼鏡行業資深人士表示。他透露,目前我國眼鏡消費者已超過3億,再加上3.2億中老年人需要的花鏡,以及太陽鏡等産品,國內眼鏡市場發展前景可觀。需要注意的是,産業發展仍停留在初級階段,比如價格亂象。應該以此為契機,儘快建立公平競爭的價格體系。

  對於處罰一事,強生29日在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回復中表示,“公司已積極配合發改委以及上海市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的反壟斷調查,並嚴肅對待《處罰決定書》中指出的問題,積極採取相應的整改和防範措施。”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