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三元去年虧損超2億 收購三鹿無力消化拖累業績

2014-04-11 08:46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多家大型乳企以兩位數的增速秀出年報時,三元去年的業績卻十分慘澹。三元股份4月9日晚發佈年報,2013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2.27億元,同比增速為-790.64%。分析認為,單一的高端産品受到擠壓以及並購三鹿難以消化是主因。

  對於去年凈利虧損,三元股份認為,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公告稱,去年奶源短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乳品行業增幅放緩,公司經歷了較為困難的一年。

  但對比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企來看,三元以整個行業的問題來解釋其凈利大幅虧損顯得牽強。在奶源短缺,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大背景下,蒙牛去年凈利為16.3億元,同比增長25.2%;光明去年凈利潤4億元,同比增30.43%;伊利業績預告顯示,去年凈利同比增8成。

  乳業研究員宋亮表示,在奶源短缺,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三元的産品結構升級能力較差。從伊利、蒙牛、光明來看,雖然也面臨相同的問題,但他們的附加值高的高端産品較多,高附加值産品能夠將成本上漲壓力消化掉,而三元高附加值産品單一,高端産品沒有打造起來,中低端産品的銷售也在下降,其市場份額受到伊利、蒙牛等國內大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共同擠壓。

  北京一直是三元的“主場”,從年報數據來看,北京地區的營業收入增速僅為2.37%。宋亮表示,在蒙牛和伊利打開北京市場之前,三元的份額大概在90%以上,而2004年左右,北京市場被其他大型乳企和外資品牌打開後,三元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目前約為40%左右。

  收購三鹿而無力消化成為拖累三元業績的另一直接原因。宋亮表示,三元當時收購三鹿是看中其在奶粉行業強大的産能,但三聚氰胺事件後,三鹿市場份額下降為零,失去了原有的銷售渠道,産品滯銷,造成虧損。三元對於此次收購一直處於消化不良狀態。

  從財報來看,幾乎所有的三元子公司都處於虧損的現狀。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