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98部門三公預算7.54億 76個不買車

2014-03-18 08:4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京報訊 在昨日公佈的98個部門中,大部分部門今年的“三公經費”都有所減少,76個部門公車購置預算為零。據統計,98部門今年三公經費總額為7.54億元,比上年總體減少4900萬元。其中,市公安局“三公經費”在所有預算單位中最高,達到1.48億元。

  僅11個部門“三公經費”增加

  從公佈的數據看,三公經費排名前三的是市公安局、交管局、市教委,分別達到1.48億元;1.17億元;8806萬元。

  和往年相比,今年絕大多數部門三公經費明顯下降。比如市公安局儘管額度最高,但也比去年下降了277萬元;市教委下降2088萬元;市體育局下降638萬元。

  少數部門三公經費有所增加,達到11個。其中市高級人民法院增加最多,在原有1639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2994萬元,增加了1355萬元。市人民檢察院由原來的1292萬元,增加到2010萬元,增加了718萬元。

  此外,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局由389萬元,增加到616萬元,增加了227萬元;市統計局由466萬元,增加到594萬元,增加了128萬元。

  公車支出佔三公總額超七成

  從具體數額看,和往年一樣,公車支出依然佔了大頭。在這7.54億元的三公經費中,公車支出達到5.7億元,佔三公經費總額的76%。而從具體部門看,有34個單位公車支出,超出三公總額的七成。有的單位甚至高達95%以上。

  具體來看,公安局公車支出佔三公總額的93.50%;交管局達到97.5%;市統計局達到94%;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佔96%;市農村改水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佔98%;市農村建設辦公室也達到98%。

  公車 98部門公車油錢要花2.36億

  佔公車支出總額4成多,公車預算總體壓縮約1000萬元

  新京報訊 公務車的各種花銷備受外界關注。昨天,北京曬出的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顯示,今年公車預算費總體壓縮約1000萬元,76個部門不打算新購公車。同時今年首次具體曬出了公車燃油、維修、保險和其他支出4項公車具體費用,而油錢預算費是開銷最大的一筆,佔到了公車費用的4成多。

  公車花銷具體到過路過橋費

  今年公車經費預算一個最突出的變化是,各項經費公開內容更具體細化。此前預算單位只公佈運作費總數,今年則首次分別曬出了公車的燃油、維修費、保險費和其他支出這4項費用,其他支出還細分為過路過橋費、租車費等,讓公眾對公車運作費有更細緻的了解。

  統計顯示,公車在油錢上的花銷是最大的。在已公佈經費的部門中,公車油錢預算數高達2.36億元,佔公車支出總額4成多。其中,有63個部門的公車油錢,都超過了其公車總支出的一半以上。

  公安局公車預算最高近1.4億

  98個部門公車總預算額度為5.73億元,比2013年的5.83億元減少約1000萬元,公車預算費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市公安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教委。

  其中,市公安局今年的公車預算數達13889.70萬元,高居榜首,不過這還是比去年13966.33萬元預算減少了76.63萬元。

  最少的是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今年的公務車預算數為0,該部門對此的解釋是,公用經費在市政府辦公廳預算中下達並公開,所以此預算沒有車輛運作維護費。

  而27個部門公車預算費用與去年持平,沒有增減;48個部門的公車預算比去年還減少了,市教委減少了855.08萬元,削減得最多。

  17部門計劃買車4部門公佈數量

  受今年公務車政策收緊的影響,在目前已公佈公車費用的部門中,有76個部門今年的公車購置費預算為零,也就是説不打算購買新車。

  按照市政府的相關規定,今年將暫停購置市級一般公務用車。統計顯示,今年還有是17個部門計劃今年要購置公車,但有的並沒有説明買車的性質,同時也只有市城管局、市質監局、市社會福利事務管理中心、市農業局這4個部門公佈了新購車輛具體數量。

  【追訪】

  市高院成立三分院公車預算大增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公開的98個部門中,有16個部門的公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比去年增加。增加額度最高的是市高級人民法院,猛增了1397.82萬元,其中公車購置費從去年的0預算增了1143.72萬元。

  回應:市高級人民法院解釋説,主要是本年度新成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並按編制購置部分辦案車輛;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4年預算數1435.5萬元,增加額度比較高。而公務接待和出國經費都是減少的。

  市質監局報廢34輛 新購13輛

  北京市質監局此次公佈稱,2013年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共核減34輛車,2014年擬在公務用車編制內報廢更新(2000年購置的行政執法用車)13輛。

  回應:據市質監局人士解釋説,這34輛是已達到報廢年限的車輛,包括了執法用車和一般公務用車,目前已全部按照規定將它們予以報廢處理。

  四部門今年預購車數量

  市城管執法局 20

  市質監局 13

  市福管中心 1

  市農業局 1

  ■ 焦點

  出國 77部門預算降12單位“不出國”

  今年的因公出國總體費用為1.2億元,較去年1.4億有所下降。在昨日統計的98部門中,除了3部門沒有公開三公經費,在能查看到預算的部門中,有12部門今年出國預算安排為零,77個部門因公出國預算下降。

  17部門出國預算超三公總額一半

  昨日統計的98個部門中,北京市教委的因公出國費用雖然比2013年減少963.82萬元,依然以3940.79萬元“遙遙領先”,跟去年一樣仍然位居眾部門之首。

  市教委表示,2014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參加國際會議、進行校際間交流和學術交流、開展教師中短期培訓等方面。

  此次預算公開中,有17個部門的出國經費預算佔三公總額一半以上,其中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2014年三公總預算54.39萬元,因公出國預算數54萬元,佔比達99%以上。市醫管局、市投促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以及市僑務辦因公出國預算佔三公總額80%以上。

  市醫管局表示,2014 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醫院管理幹部培訓、公立醫院醫療體制改革與管理考察等方面。

  三部門增加出國預算

  98部門中,有3個部門今年因公出國預算費用增加,分別是市農林科學院、市法學會、市園林綠化局,分別增加25萬元、23萬元和19萬元。

  市農林科學院去年因公出國預算為零,其表示,今年增加主要為了縮短與農業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用於農業科技合作研究與交流等方面。

  市園林綠化局表示,出國預算增加主要因為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將在北京舉辦,北京代表團參加相關會議;學習國際園林設計理念、森林文化、營林管理先進技術、近自然經營、森林景觀恢復等。

  今年因公出國費用預算中,絕大多數部門僅公開了錢款數額,沒有公佈出國團組人次,公眾也無法對這些部門的出國目的、每人平均出國費用進行監督。

  記者查詢發現,市農業局公佈了出國團組人次,其表示,2014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結合自身業務出國(境)學習培訓項目,計劃2014年團組19個,其中自組團6個,隨團13個,共43人。按此計算,其每人平均出國費用為4.34萬元。

  接待 總額降1400萬96部門減預算

  98個部門公佈的三公經費預算中,公務接待費2014年預算比2013年預算減少的有96個部門,佔到所有部門的98%。2014年這些部門的公務接待費預算總計約5300萬元,比去年公佈的預算減少約1400萬元。

  落實相關規定 嚴控接待費

  多個部門表示,根據中央和我市的有關規定,在2013年預算基礎上進行壓縮,並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公務接待費預算。

  2014年公務接待費比2013年減少金額最大的三個部門中,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從去年的1349.06萬元下降到今年的1079.24萬元,減少了269.82萬元;北京市公安局從去年的800.61萬元下降到今年的635.98萬元,減少了164.64萬元;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從去年的251.53萬元下降到今年的165.83萬元,減少了85.7萬元。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財務處)是2014年公務接待費預算最多的三個部門,分別是1079.24萬元、635.98萬元、321.84萬元。

  人員增加 醫管局增接待費

  公務接待持平、增加的2個部門中,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從去年的0.56萬元增加到0.80萬元,增加了0.24萬元;北京市農村建設辦公室接待經費去年為0.15萬元,今年持平。

  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對於公務接待費用預算增加的主要原因解釋為:機關到位人員數量增加,根據編內實有在職人數,按照每人平均定額標準核定公務接待費用。

  在2014年公務接待費預算佔三公經費預算比例最高的三個部門中,北京市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辦公室以公務接待費預算佔三公經費預算70.15%的比例位居第一,公務接待費預算為139.58萬元,其次為首鋼技師學院以62.99%的比例位居第二,公務接待費預算為15.15萬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以48.29%的比例位居第三,公務接待費預算為133.65萬元。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