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下周發行企業達18家史無前例 新股出籠猛于虎也

2014-01-14 08:3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IPO重啟,不僅事關企業利益,更事關股市和投資者利益,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原本就是股市的弱勢群體。如果因為IPO發行速度過快、勢頭過猛的原因,導致股市嚴重下挫和投資者利益嚴重受損。那麼,股市信心就真的很難重樹了

  不知是排隊企業逼得太緊還是證監會太過心急,IPO剛剛開閘,發行的浪潮就掀起了,且異常的兇猛。

  據媒體報道,在本週“8連發”之後,下周的發行企業數竟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8家,而且誰也無法預料,還有沒有新的企業加入到下周的發行行列之中。

  雖然發行速度沒有超出證監會確定的目標值,也只有按照這樣的速度才能達到證監會此前公佈的1月份發行50家的目標。但是,在IPO剛剛重啟的情況下,就以如此的速率放行,掀起一場罕見的發行浪潮,還是值得認真研究和思考的。

  眾所週知,目前的股市並不穩定,投資者的信心也明顯不足,而且去年12月被央行勉強擺平的“錢荒”余波尚未消除,就以這樣的方式重啟IPO,顯然不會對市場産生多少正面作用。要知道,2012年3月的新股“10連發”,曾經帶來大盤的大幅下挫,半個月內的跌幅一度逼近10%,更別説要連續幾個“10連發”了。

  更重要的,在經歷了連續5個月的溫和復蘇以後,經濟也開始出現回調,官方和匯豐公佈的去年12月份PMI都出現了明顯回落。而且,按照有關機構和專家的預測,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也不樂觀,極有可能繼續出現回落。在這樣的情況下,股市將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

  原本很多分析以為,1月份可能會成為牛市的起點,至少,1月份會出現“開門紅”。如此一來,1月份很有可能成為股市一段灰暗的日子。搞不好,2012年3月份的灰暗會在今年1月份重演,甚至更為灰暗。

  不知證監會作出1月份上市50家的決定,是不是因為去年下半年經濟持續回升帶來的信心。事實上,此輪經濟回升,並不是基礎很牢固的。除了經濟內生動力得到一定的激發之外,主要還是依靠政策刺激帶來的。實體經濟的復蘇,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特別是中小企業,幾乎都還在困難中艱難前行。

  如果是因為去年下半年經濟的持續回升而給了證監會大掀新股發行的浪潮,那麼,2013年12月份的PMI則告訴相關監管機構,你們的判斷失誤了,經濟回升並沒有給新股超速發行提供支撐。相反,需要管理層迅速對發行節奏作出調整。否則,會給股市帶來致命衝擊,給投資者信心帶來沉重打擊。

  實際上,在已經耐心等待了一年多時間的情況下,雖然排隊企業的心情很急迫,但對管理層來説,也不應該過於急躁。俗話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管理層只考慮上市企業的需要,而不考慮市場的可能和投資者信心。那麼,不僅對股市會産生負面衝擊和影響,對新上市企業來説,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搞不好,上市後不久,股價就會出現大幅波動。

  IPO重啟,不僅事關企業利益,更事關股市和投資者利益,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原本就是股市的弱勢群體。如果因為IPO發行速度過快、勢頭過猛的原因,導致股市嚴重下挫和投資者利益嚴重受損。那麼,股市信心就真的很難重樹了。

  新的一屆證監會成立以來,應當説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顯。特別是剛剛頒布的“國九條”,可以説抓住了股市的“命根子”。但是,越是這樣,越需要冷靜克制,切不要為了一時之需而前功盡棄。

  雖然證監會作出過1月份發行50家的表態,但也不是剛性原則,非得按照這樣的目標數量去完成。更何況,目前的經濟運作狀況也不允許以這樣的發行節奏去衝擊市場。新股發行節奏的快慢,必須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和條件,必須兼顧投資者的信心保護和市場承受能力。同時,還要考慮發行企業的融資規模。原則上,一週發行不要超過10家,融資規模也要有所控制,做到每週新上市的企業數量和融資數量基本相當。只有這樣,對市場的衝擊才會最小化。更何況,市場還有許多等待增發的企業。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日前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對政府融資平臺將允許“借新還舊”。這就意味著,銀行很有可能會再掀信貸投放熱潮,給政府融資平臺大放其款。這樣一來,如果新股發行再風起雲湧、不掌握好節奏。那麼,市場流動性過於充裕、物價上漲的現象又會重現。掌握不好,還會出現企業將直接融資的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産品、發放高利貸等行為,使金融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總之,新股發行決不能節奏太快。即便要快一些,也必須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承受能力以及投資者信心,確保新股發行不成為一副毒藥。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