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李開復病後首度公開露面:拯救臺灣科技業要下猛藥

2013-10-30 14:4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李開復病後首度公開露面(圖片來源於臺媒)

  台灣網10月30日消息 9月在微博上公開自己罹癌的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9日首度在病後公開露面,直言臺灣的創新、創業環境已生病,李開復語重心長地表示,臺灣ICT産業要恢復過去的輝煌,就要下猛藥,不能一再的錯過了軟體、錯過了網路、也錯過了行動革命。

  據臺媒報道,已在10月中旬接受過化療的李開復,昨天出席“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一開場他便替在場的人提問:“有人問我,生病了怎麼還來演講?”他自問自答其中一個原因是,化療多做幾次就會掉發,“我要在今天還有美好的容貌時,讓大家再看我一次。”

  李開復始終關注臺灣高科技業發展,他強調,臺灣産業的創新與創業環境,跟他一樣病了,沒有基本的創投環境、新創業者融資困難、沒有創業能量,導致創投沒有回報,沒有人想投資,資金活水於是被拿去炒作房地産。

  過去在亞洲4小龍,臺灣的資通訊科技(ICT)産業曾經歷過最輝煌的年代,但卻一直停留在那個硬體的黃金時代,落後大陸、美國許多,更錯過了軟體、行動的革命。當美國都在談微軟、谷歌、雅虎、facebook、Twitter時,臺灣還在不斷談臺積電、鴻海和聯發科,“臺灣創業者如果想在網路、軟體領域走出去,一定要找出大市場。”

  李開復認為,大市場才能孵化出大公司,這個大市場可以是美國、大陸、東南亞,只看臺灣市場絕對做不大,“小市場不可能成就偉大的公司”,就像大陸已經有2家千億起跳的網路公司(騰訊、阿里巴巴),但臺灣的蕃薯藤、網家集團(PC Home)卻一直走不出去。

  李開復指出,臺灣有聰明、努力且高素質的工程師,有好的開放環境,可再創高科技産業榮景,他建議臺灣應掌握“軟體加硬體甚至加雲端”,或是穿戴式設備的機會,當所有東西都能連網、都可智慧,若能軟硬結合,都是臺灣參與的契機。

  席間,他一度被自己止不住的咳嗽中斷了演説,但並未影響他的演講。最後,他以自己準備接受猛藥治療反問,“臺灣的高科技業呢?”是到該下猛藥的關鍵時刻了。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