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溫州放鬆樓市限購 政策微調還是回歸中央政令?

2013-08-19 08: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房價連續22個月下跌之後,溫州終於放鬆了樓市限購的“緊箍”。

  此前,溫州多家房地産論壇及微博上都傳出溫州“放鬆”限購政策的消息:“2013年8月6日下午相關部門決定:2011年3月14日後已購買一套住宅的,今日起還可以再購買一套住宅,但名下房産只能是二套,名下之前無房産的可以連續購買二套。”

  之後,該消息被證實並在近日被執行。在全國房地産市場全面回暖的背景下,溫州的舉動引人矚目。

  政策微調還是回歸中央政令

  據了解,此次限購政策微調,溫州官方並未正式下發文件。其措施主要針對住宅,放寬之後惠及兩類人群,一是2011年3月14號以後買了一套,現在又想買一套改善住房的家庭。另一類是2011年3月14號以後買了一套後來又賣掉,現在還沒有房産的家庭。

  該措施還明確,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是指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如果家庭中子女已經年滿18周歲,可以認定為兩個家庭。此外,集體土地上有房子的,不納入存量限購房的計算。也就是説,有年滿18周歲孩子的家庭最多可以購買4套住房。

  這與之前“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及能夠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購買1套商品住房;對已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要暫停其在本市購房”,也即不允許市民購買第二套住房相比,政策放鬆明顯。

  但針對媒體溫州“放寬”、“微調”樓市限購政策的解讀,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認為,當地並不存在“微調”房産政策,只是對國務院“限購令”政策再次做正確的解讀,將當地樓市的“限購令”政策回歸到國務院相關政策的框架。

  溫州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按照2011年3月,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原則上對已擁有1套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當地一定年限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已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要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售房”的規定,溫州版的“限購令”,顯然更為嚴格。而目前的措施跟之前的國務院規定相比,仍然是在國務院限購措施的限購標準之內,“其內容也完全一致。因此,也談不上‘鬆綁’。”

  這位負責人認為,在樓市調控政策下,溫州樓市逐步回歸,商品住房價格明顯回落,“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溫州有必要對當時的政策進行微調”。

  事實上,在許多人看來,溫州限購政策的鬆動,不僅緣于當前房地産市場的冷清,更和其整體經濟相關。

  曾經是“辛苦一年,不如炒兩套房”

  溫州,素有樓市風向標之稱,其“炒房”、“炒樓”曾名聞全國。三線城市的溫州,房價曾一度瘋狂領漲全國,最高峰時甚至超出一線城市的北上廣。

  據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統計,2008年~2010年,溫州在房地産市場的投資規模約為1000億元,歷史最高峰達2000億元。當年,溫州的民間借貸約六成進入樓市。“三線城市,一線房價”,“全民炒房”成為溫州樓市的一大奇觀。而丈夫辦企業,辛苦經營一年,不如妻子炒兩套房,瘋狂炒作下的溫州房價在當時幾乎翻了一番。

  但隨著樓市調控,特別是2011年限購政策出臺後,溫州房價持續走低。國家統計局7月18日發佈的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與上年同月相比,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69個城市上漲,唯獨溫州下跌。

  這也是從2011年9月開始,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連續第22個月下跌。特別是從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在其他城市房價普遍轉跌為升甚至漲聲一片之時,溫州成為了全國樓市屈指可數的“另類風景”。

  溫州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溫州今年上半年市區新建住房每平方米價格是24123元,同比去年下降4012元,環比下降1733元。作為溫州“地標”的鹿城廣場,最貴的時候,每平方米價格接近9萬元。“現在售價連一半都不到,最差的一套開價只有4萬元一平方米。”

  在房價持續走低的同時,溫州樓市庫存居高不下。來自溫州房地産市場資訊動態監測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溫州商品房公開發售房源37219套,建築面積約420.44萬平方米。而1月份這一數字為279萬平方米,7月份為310萬平方米。

  來自市場方面的資訊顯示,接下來溫州市區還將有27個項目上市,總供應量達到157.8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就有110.08萬平方米。

  據了解,經歷了2011年老闆“跑路潮”後,溫州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沒有明顯的好轉。來自溫州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溫州市地區生産總值(GDP)為1695.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低於全省8.3%的增速。

  “對嚴厲的樓市限購政策進行微調,不僅僅為了樓市,也為了實體經濟。”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此前當地企業大肆擴張、涉足房地産,“錢荒”出現後,企業資金從樓市撤離以緩解壓力,無疑也成為助推溫州房價下跌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拯救實體經濟,需要解套涉足其中的資金,緩解實體企業的現金流。“因此,激活樓市的政策調整,出發點更多為的是拯救溫州的實體經濟。”

  限購鬆動是否會形成示範效應

  來自溫州市房管局網上銷售系統數據顯示,8月1日到14日,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已經突破2000套。而今年6月、7月,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分別為2861套和2382套。

  數據顯示,8月8日,溫州市商品房網簽數量近400套,達到387套,創下了今年以來溫州樓市成交量新高。在溫州樓市新政出臺前一週,即7月31日~8月6日,溫州樓市成交量為657套,日均成交不足百套。而在新政後一週,即8月7日~13日,溫州樓市的成交量達到1629套,日均成交232套。

  有房地産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當地限購政策回歸國務院政策,還是對當地限購政策進行“微調”,這對溫州房地産市場來説,都是積極的“信號”。在他們看來,新措施的推行有利於溫州房地産市場的活躍。

  記者注意到,受限購政策鬆動、新盤熱銷等綜合因素影響,溫州市區土地出讓速度明顯加快,近半個月的時間,市區已有6宗、223畝住宅和商服等用地成功出讓,出讓密度之大為近年少有,其中個別地塊甚至出現高溢價率、多輪競標情況。近期溫州郊縣(市)還有28宗地塊等待出讓,總面積超過900畝,出讓起始總價超過34億元。

  溫州限購令的鬆動,也打開了市場的想像空間,其是否會形成骨牌效應?房産業內人士認為,這還有待於觀察。而據記者對浙江多個城市的了解,迄今尚未有其他實行限購的城市“仿傚”。

  本報杭州8月18日電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