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國內多地啟動水價調整方案 上海武漢等計劃漲價

2013-07-05 08:5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期,國內多地啟動水價調整方案。計劃上調或已經上調的包括上海、武漢、遵義和蕪湖等多個城市。水價上調固然是趨勢,但如何在漲價中儘量減輕居民負擔,需要更合理的政策設計。

  水價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6月底,上海舉行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聽證會提供的兩套調價方案,漲幅均達到30%。

  事實上,水價的上調這兩年頻頻發生。去年有長沙、廣州等,今年有上海、武漢等城市。

  為什麼水價老漲?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向記者表示,水價和電價、油價等不同,後兩者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調控,而水價由地方自行決定。全國多個地級市,調價步伐不可能一致,難免給人漲價“此起彼伏”的印象。

  此外,從國外經驗看,水價調整的週期為3到5年。我國上一輪水價調整期是在2009年—2010年,以此推算,目前調價比較集中是正常現象。

  水價調整的驅動力,來自於成本上漲。除了人力、電力等常見成本外,本輪調整還有兩大新增因素:

  一是根據今年年初的通知,“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水資源費將平均上調36%。在一些缺水地區,上調空間會比較明顯。如北京目前的水資源費為1.26元/立方米,“十二五”末要達到1.6元/立方米(地表水)和4元/立方米(地下水)。

  二是從2012年7月起,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啟用。隨著水質要求的提高,水廠的升級改造也會增加不小的成本。

  居民呼籲擴大兩種價差

  在上海的水價聽證會上,多數代表對上調持理解態度,只是在漲幅上有不同看法。對於聽證會提供的兩套方案(單一制和階梯制),多數人贊成階梯制,認為這更能體現“多用多負擔”的導向。

  水價的上調看起來是趨勢,但對於如何在漲價中儘量減輕普通居民負擔,代表們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一是在階梯制中,需要拉大各檔之間的價差。當前,在水電煤等各種公用事業價格中,階梯制替代單一制是一個方向。以上海為例,若實行單一制,則居民水價統一上調30%至3.65元/立方米。若實行階梯制,則第一檔價格為3.5元/立方米,第二檔、第三檔分別為4.1元/立方米和4.95元/立方米。

  不少代表提出,如果階梯制中的第一檔價格和單一制價格相差無幾,難以發揮價格調節作用。由於在公用事業中,第一檔反映多數居民的日常需求,因此第一檔的價格漲幅最好與職工工資漲幅掛鉤,進一步拉開與第二檔、第三檔價格的差距。

  二是拉開工業用水和居民用水的價差。上海市消保委常務副秘書長陶愛蓮指出,居民用水佔城市總用水量的40%左右,工商業用水佔60%。居民不是水資源消耗的主體,也不應該成為水價上漲的主要承擔者。

  以北京為例,居民水價4元/立方米,工業水價6.21元/立方米,後者高出50%以上。而上海的居民和工業水價差距不到30%,其他地方可能更低。若在水價調整中參照北京標準,居民的負擔可以減輕不少。

  勿以“節水論”回避政府責任

  在各地的水價上調中,有一個口號:“促進居民節水意識”。

  不可否認,水價上漲對促進節約用水有一定作用。但這個作用絕不應該被高估,因為水的必要性決定其需求彈性很小。“哪怕水價漲到10元/噸,該吃飯還得吃飯,該洗澡還得洗澡,用水量不會減多少。”市民周絢説。

  駱建華告訴記者,目前在城市供水系統中,政府負責供水管網的建設,並且這項成本沒有打進水價。“現在很多城市的供水管網已經老化了,需要政府加大投資進行改造升級。這一來可以減少漏損率(很多城市達到20%),降低供水成本。二來減少供水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確保居民喝到優質的水。”

  此外,在加強自來水公司的成本監審方面,政府也有提高空間。“我看到不少自來水公司的成本中還有業務招待費一項,這比較難理解:自來水公司需要拉業務嗎?應該強化監管,儘量擠出自來水公司經營成本中的水分。”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張維宇説。

  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切實承擔責任。我國自來水處理成本逐年增加,這與水污染密不可分。水污染的代價由供水行業承擔,最終由居民分攤,而水污染的收益被企業拿到,部分體現在政府稅收中。這要求政府在保護水源地方面,有更大的投資和更強的責任感。(記者 何欣榮、葉鋒)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