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海納百川還是海納百“污”?

2013-06-14 09:08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曾經的海洋牧場變身海洋垃圾場,樂清灣面臨無魚可捕的危險境地。魚蝦死亡,特大污染事件頻發,誰在製造海洋無法承受之痛?記者趕赴東海海域的樂清灣,見證了那些超出想像的海洋污染情況。(6月11日 央視)

  在如今的一些海區走走,我們是要羞于提及“大海是故鄉”這個説法了:因為再不堪的人類故鄉,也不該是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據國家環保部日前發佈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我國的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差到什麼地步呢?2012年東海海域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增加6700平方公里。與2011年相比,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減少4.9%,三類水質海域面積減少21.7%,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增加24.9%,劣于第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增加36.0%。

  這不是一個樂清灣的故事,這也不只是一則東海的寓言。近岸海域污染,已經成為比地下水污染更板上釘釘的事情。一方面,中國的地方經濟加速走向“深藍”,向海洋要效益的思維早就化為現實。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發佈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我國海洋經濟生産總值突破5萬億元大關,海洋生産總值佔國民經濟總量的9.6%。到2030年,我國海洋生産總值將超過20萬億元,佔GDP比重有望超過15%。另一方面,有海洋的地方都在講究“陸海統籌”,近岸海域成了承接高能耗、高污染産業項目的天然“後花園”。原油泄漏、垃圾傾倒、工業排放……因為聽不到最直接的“民意”,海洋污染成了最軟的那一枚“柿子”。目前,由陸地産生的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對我國近岸海域污染的貢獻佔70%以上。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污染也許一夜間完成,而治理則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倒楣的海洋,不過是替內陸承接了部分污染風險。真正的風險在於:在我們還沒有一整套污染整治與化解機制的時候,少數地方部門放任了工業污染對海洋的影響。譬如我們看到國際上著名的一些化工區域,也基本是臨海而居美國的德克薩斯休斯頓化工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化工區、新加坡的裕廊島石化園區等,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越是離海洋近的工業企業,其環保要求與責任越是嚴苛,並不會因為遠離居民與鬧市就“網開一面”。

  有數據説,浙江省65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面積在20平方公里的天然港灣就有9個,總面積達6500平方公里而沿著這些海岸10到20海裏的區域,受污染程度已達80%,即將全部淪陷的近海,保護迫在眉睫。當“大海撈魚”變得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我們心疼的只有那一網網的海産品嗎?(鄧海建)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