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京國五條後首例20%個稅疑造假 網簽價比市場價低八千

2013-04-27 09:26 來源:新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網簽價比市場價每平米低近8000元

  在實施20%個稅政策達5年的廣東東莞,通過陰陽合同規避20%個稅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北京,陰陽合同也成為避稅手段之一。

  但是,由於近幾年北京房價漲幅巨大,即使採用陰陽合同,很多二手房所要繳納的20%個稅仍然很可觀,動輒需要幾十萬元。從最近的成交案例看,這筆費用幾乎全由買方承擔,導致有稅的房子乏人問津,成交量大降。

  “稅費由賣方承擔才是正常的情況,當供需平衡之後,買方才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中國房地産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

  陰陽合同避20多萬個稅?

  日前,央視報道北京出現首批繳納20%個稅的案例。報道稱,北京豐台區大成南裏小區的一套二手房,房屋總面積為127平方米,成交價280萬元,業主購買時的價格為140萬元,此次交易獲利140萬元,所繳納的個稅數額為140萬元的20%,也就是28萬元。

  按照這個價格計算,成交的這套二手房單價僅為22040元/平方米。然而,據本報記者調查,目前該小區及周邊樓盤二手房的均價在30000元/平方米左右。這套繳納了20%個稅的二手房價格與市場價相差甚遠。

  對於22040元/平方米的成交價,該小區附近仲介工作人員均向記者表示:“目前這個區域不可能有價格這麼低的房子,這個價格應該不是實際成交價格,而是網簽價格。”

  “網簽價格”是根據住建委制定的過戶指導價進行網簽。據上述仲介工作人員介紹,大成南裏及附近區域的過戶指導價約在18000元/平方米。按照過戶指導價進行網簽,即簽訂“陰陽合同”,可以減少20%個稅所産生的稅費。

  按照目前大成南裏二手房均價約30000元/平方米計算,該套127平方米的二手房總價為381萬元,應當繳納差額241萬元的20%個稅,為48.2萬元。目前所繳納的稅費比應繳數額少20余萬元。

  自2011年底北京市二手房過戶指導價調整之後,過戶指導價根據情況每季度調整一次,指導價並不公開,現在仲介所介紹的指導價是其根據簽約價格推斷出來的。二手房網簽的價格不得低於該區域的過戶指導價。過戶指導價均低於實際成交價,如花園橋附近二手房均價為50000元/平方米,而過戶指導價據區域內仲介介紹約為28000元/平方米。即使按過戶指導價來計算,該區域一些60平方米小戶型的老房子稅費也超過20萬元。

  不少仲介對本報記者表示,過戶指導價在不斷地向上調整,加之當時買入的價格比較低,稅費仍然動輒數十萬元。即使通過陰陽合同可以減少繳納的數額,也難以成交。

  “買方繳稅是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潛規則,業主一般不出這筆錢,全部由買方承擔。我們現在一般不會向客戶推薦有稅的房子。部分有20%個稅的房屋業主表示願意適當降價,但是降價的幅度不到需繳納個稅的一半,因此有稅的房子基本上無人問津。”北京豐台區長安新城仲介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鏈家地産分析師張旭表示:“從鏈家仲介門店反映出來的情況看,目前成交的需繳納20%個稅的房子極少。”

  新增房源大跌五成

  目前,仲介主推的房源均為“滿五年且唯一”,不涉及20%個稅。

  “現在我們推薦的基本是無稅房源,房子有稅的業主現在掛牌的也比較少,拿出來賣的一般都是急用錢的。”通州新華聯一仲介門店工作人員説。

  由於有20%個稅的房源難以被買方接受,導致二手房新增房源迅速下降。這種現象在市中心區域表現得尤為明顯。

  鏈家地産統計數據顯示,4月1日-21日,北京二手房新增房源環比3月同期大降51%,新增客源量下降24.5%。

  在新增客源量與新增房源量雙雙下降的情況下,北京二手房市場步入低谷。

  北京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自網簽恢復後,4月8日-23日,北京二手房合計網簽僅3384套,而且這其中包含了在網簽暫停期間積壓的網簽量。3384套的成交量低於3月15日1天的簽約量。

  在日前舉辦的易居中國 “口袋樂居”等三款房産家居類移動客戶端APP産品發佈會上,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周忻表示,二手房成交量的回落屬正常現象,市場應當穩字當頭。

  張旭則表示,3月份需求的嚴重透支使得4月份成交量大幅下跌在預料之中,4月份的成交預計在5000套以下。目前業主觀望心態明顯,需求減少。

  “成交回歸到正常水準的條件是價格出現鬆動,目前仍處於量跌價未跌的階段。”張旭説。 (劉勇 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