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統計數據  > 正文

媒體人:銀行不合理利潤太多 每年賺息差3萬億

2014-03-24 12:44 來源:武漢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文/記者鐘磬如 圖/記者熊波

  支付寶、餘額寶、網購……這些都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常見模式。網際網路金融作為傳統金融和網際網路的結合,有著獨特的經營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隨著資訊化發展,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昨天,武漢“名家論壇”將目光投射到備受關注的金融新領域,邀請到《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岳富濤帶來一場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講座。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岳富濤眼裏的“網際網路金融”

  “金融本質上是簡單的工具,但目前的金融機構、金融體系的發展脫離了本源,甚至開始自我生長,帶來了很多負面效益。網際網路在各個領域競爭力都很強,現在攻到了堡壘——金融領域。”岳富濤把這場講座定義為“回歸本源”。

  金融領域有一些産生價值較少的仲介機構,例如銀行,中國的銀行共有107萬億存款。根據銀行年報中數據顯示,貸款和存款利息的“息差”在2.5%到3%之間的,銀行從中大概賺取2.5萬億到3萬億,這部分錢佔據了銀行80%以上的利潤。

  “實體經濟賺錢比較艱難,大家賺點工資也不容易。網際網路金融可以把銀行不合理的利潤擠出來。這部分利潤一部分被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賺了,更大的一部分到了每個普通人的口袋裏。”岳富濤説。

  “餘額寶是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明星。從去年8月開始運作,在不到一年時間,現在積累的金額突破了4000億。”餘額寶的運作方式很簡單: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把大量散戶的資金收集起來,吸收到餘額寶賬戶,通過貨幣基金參與銀行市場投資的一種方式。

  “餘額寶對應的貨幣基金90%以上的資産投資了銀行的協議存款,相對來説是比較安全的。”岳富濤説,今年春節前有一個調查數據顯示,餘額寶的每人平均餘額為4307元,也就是説有幾千萬人在裏面存錢。同樣帶著4307元存入銀行活期存款,銀行僅僅給出0.35%的利率。“當餘額寶帶著幾千萬人的資金站在銀行面前時,儼然是一個高富帥。尤其在過年前,銀行給餘額寶的利率超出了7%,餘額寶再返還高額利息給散戶們。這就是它帶給大家的福利。”

  “餘額寶是一種貨幣基金的投資,同樣存在風險,只是風險相對小一些,而且也不是保本保息的。”

  除了大多數人常用的餘額寶、支付寶等産品,網際網路金融還有P2P借貸、眾籌、門戶、資訊化銀行、大數據金融等多個種類。

  岳富濤舉例説,上海青浦區有很多水産養殖戶,水産養殖的特點是前期投入大,水産收成時才有一次性的收入,飼料商常賒飼料給養殖戶,只要有上海戶籍的飼料商可將房産二次抵押,向P2P公司借錢,憑著這個小市場,這家P2P公司的規模也有幾個億。

  至於“眾籌”,主要集中在文化行業。國産知識性脫口秀類欄目《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有著強大的粉絲隊伍,他曾在網路上向粉絲發出“籌資號召”,許多粉絲給他匯錢,幾天之類匯款達到800萬。他靠著粉絲的“包養”,製作包括微信語音、視頻、線下讀書會等各式文化互動活動,打造出了網際網路的知識型社群。“羅振宇沒有給粉絲任何經濟承諾,主要靠雙方達成信任契約,他給予粉絲精神産品上的回報。這種眾籌方式完全拋開了金融機構的參與。”

  另一種網際網路金融的種類為“門戶”。開發“微信”的騰訊公司最近收購了大眾點評網的25%股份和京東15%的股份,條件是將“騰訊拍拍”、“QQ商城”和部分“易訊網”3個電商和2.14億美元交給京東。岳富濤分析,“事實上這些都只是贈品,在手機微信入口‘我的銀行卡’中已經有‘大眾點評網’的小方框了,京東上市後,15%的股份值20多億美元,減掉3個電商平臺和2.14億美元,剩下14億美元,一個微信入口值14億美元,這才是京東真正想要的。”

  對話

  未來網路貨幣

  也許會取代實體貨幣

  記者:比特幣這樣的網際網路金融貨幣引來了眾多投資者,您怎麼看這些虛擬貨幣?

  岳富濤:P2P借貸、眾籌、比特幣不僅是技術,它們把普通人拉到了和銀行平等的地位,網際網路的核心是人。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也許有一天,人花在精神需求上的錢會超過花在物質需求上的,事實證明,騰訊、網易這類公司靠遊戲賺了不少錢。發揮一下想像,網際網路貨幣有可能會取代傳統現實貨幣,特別是當人們不需要實體貨幣結算時。

  記者: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機有多大?

  岳富濤:非常大。如發展手機錢包這樣的移動支付功能,給用戶提供結合智慧標簽、二維碼等技術的移動應用,允許實體商店直接接受手機付款,顧客的支付體驗將大為改善,傳統收款終端的成本也可節省。目前移動支付的關注主要還局限在商店、餐館等固定場所,未來它還可以與會員卡、里程卡、公交卡、消費卡等全面結合,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還有一些網上金融超市,可以線上售賣基金、保險、股票、債券等産品。我自己就曾在網上買過意外險,性價比相當不錯。

  下周預告

  講座題目:智慧城市漫談

  主講人:何炎祥(電腦博士、教授、博導。前武漢大學電腦學院院長,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主任,國家級教學名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分佈並行處理、可信軟體、軟體工程等)

  講座時間:下週六(3月29日)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

  講座地點:武漢圖書館二樓報告廳

  互動

  集資風險高

  投入需謹慎

  一位聽眾對於民間集資風險有所不解。他説,如今高回報率的集資挺多的,收益率超過10%,但不知集資風險有多大?國家對此是否有監管?岳富濤説,國家對高利貸是有監管的,若貸款利率是銀行同期利率的4倍,則符合高利貸標準,低於此利率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擔風險。“我建議大家在投資時多考慮一下項目的收益率,集資風險高,投入需要謹慎。股市的投資風險已經很大了,90%以上的人虧損。集資的風險比炒股還大,有可能血本無歸。”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