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處處陷阱,技術落後,小企業佔主流”,多年來,國內裝修行業在某種意義上等于“烏合之眾”,也構成了當前這個行業的真實寫照。然而隨著互聯網“瞄上”這個傳統產業。包括搜房、凱投資本、經緯投資等風投都出現在了傳統的裝修行業,正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 “互聯網家裝”的如今又當如何?
透明化,掙透明的錢
作為房地產行業下遊的第一站,家裝以往的流程服務是大致是:客戶首先確定裝修風格,然後與施工方簽訂施工合同,可能還需要客戶自主監督施工流程和 質量,其中包括逛建材市場,跟商家討價還價購買建材。
而由于家裝行業化妝品、汽車一樣屬于長渠道的產品類型,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即:從品牌商到裝修客戶,大致會經歷這樣幾重環節:品牌商——代理商——家裝公司——設計師——工隊長——客戶,從材料商到客戶之間,經過的工序多,信息自然容易不對稱。
比如客戶想拿到品牌商的材料進行設計和裝修,但家裝公司、設計師等中間環節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灰色收入。這樣一方面對品牌有損害,另一方面則是對消費者利益有帶來侵害。
所以,互聯網接入家裝領域,其中一個突出作用就是呈現一個透明化的家裝服務,借互聯網不僅可以實現地板、木門、牆紙、瓷磚、櫥櫃、衛浴等主材和家具等環節的“所見即所得”,同時對于業務鏈上的設計師、工長、工人也可以使用CRM等相關機制,進行合理的收益分配,也利于重構利益鏈,促進施工過程的透明化。
饑餓營銷 or 踏實體驗
據易觀智庫最新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家裝市場2015年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中國家裝直接市場規模約1.57萬億元,潛力巨大。在互聯網透明化家裝浪潮背後,市場蛋糕進一步被做大,隨之的顧慮也油然而生。
今年初,某新晉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就打出了頗具話題性的“X99元/平方米、X天完工、手機監工、100%自有工人”的服務噱頭。不僅如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家企業在營銷模式上也借鑒了數碼手機產品的“饑餓營銷”模式。每周一次網絡搶購、價格親民、產品配置高,還推出可以轉讓的F碼(現貨碼)等營銷策略。
對于家裝這類多環節、多接入的產品類型,如此包裝易形成思維定勢的行為誤區,即互聯網家裝=“饑餓營銷”!這對于低頻次、高單價的家裝來說,無疑會造成極差的用戶體驗感,且容易造成供給部分的失調。
有研究表明,選擇互聯網裝修的主要人群是20歲-40歲,熱愛新事物和SNS,工作相對忙碌,對裝修參與要求事少,但也有一定品質追求、又要性價比高的人群。而過早的去延伸產品線和推廣概念,首先會對品質提出嚴峻的考驗,正因為接入了互聯網,產品服務質量才會被這群用戶如“吹毛求疵”般的對待。
再者,如果無法讓用戶感到互聯網效率下的暢快體驗,還讓他們為了名額擠得頭破血流,這對于尚未出現“爆款”案例的互聯網家裝來說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接入更多的產品類型上,特別是裝修前期的建材品類,因為只有將接入的品類和服務做到了極致,才能對所有的疑問、嘗試做出準確的產品優化方向判斷。
“專車”式互聯網裝修服務
一直以來,跟隨風口進入“互聯網家裝”領域的大部分企業,或只是將為開發商裝修的理念搬到個人裝修市場,通過標準化和大規模採購,降低成本,而互聯網只是其導客的通道。
業內東易日盛這樣直接用資本持有的方式攜手美樂樂的方式的確就目前來看還是較為少見。由于是入股的形式,美樂樂之于東易更多是則是合作商並非供應商,不過就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 美樂樂可以為東易日盛提供供應鏈建設以及互聯網引流方面的支持,東易日盛可為美樂樂提供家裝項目支持。
這不由得聯想到神州等專車模式構成,專車提供平臺,專職車主入駐,以面帶點,為用戶提供1 on 1的服務,而參考東易日盛與美樂樂的結合,東易方面也能將家裝相對松散的體係構成與渠道下遊的產品直接進行了關聯,如在前期建材產品可以作為一個突破點,東易可以很容易的借助美樂樂這樣的盟友的渠道縱深,用它們平臺上的多品類的產品,為自己的裝修服務提供屬性加成。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