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抽檢結果顯示,網購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工商總局指出,網絡交易平臺存在網店準入把關不嚴、信息審查不力等問題。迫于壓力,各大電商平臺近期均加大了打擊假貨力度。
上周五,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對淘寶、天貓、京東、1號店等主要網購平臺的重點商品進行抽查,在92個批次的樣品採樣中,只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非正品率達41.3%。
工商總局發布風險警示,指出網絡交易平臺容易產生違法違規問題。
1.網店準入把關不嚴。平臺內一些未辦照的網店,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進行經營。如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須取得食藥監部門的批準後方可經營,但一些網店並沒有這些手續。還有一些網店未按規定亮明身份,網絡交易平臺的資質審查登記流于形式。
2.商品信息審查不力。一些網絡交易平臺銷售的商品存在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無合法進口來源證明、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等類型的商品信息。平臺經營者對商品信息的進入審查、日常監測、違規處置不到位。
3.銷售行為管理混亂。在集中促銷期間,一些商家存在“活動前先提價、後打折”“先低價打折吸引消費者關注,以無庫存為由不予銷售”等違規促銷行為。
4.信用評價存有缺陷。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信用評價係統無法區別真實交易和虛假交易,給炒作信用留下了空隙。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