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緊緊抓住新常態下新機遇

2014-11-10 15:1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更高層次發展階段。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完全有信心、有實力化解成長中的煩惱,也有條件、有能力保持較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把壓力變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根本的還是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全面深入地闡釋了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提出了經濟新常態的3個主要特點以及帶來的4個新機遇。這是對我國經濟形勢做出的重要判斷,體現了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應對挑戰的信心能力。深刻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緊緊抓住新常態下的新機遇,中國經濟必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準邁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近幾年,中國經濟篤力轉方式、調結構,從中央到地方都做出了巨大努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7.4%,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合理區間,且出現了不少令人欣喜的轉型升級新趨勢。從三産結構看,服務業增長繼續超過工業,高於工業2.5個百分點,同時,工業內部的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也保持了較快發展速度,經濟增長支撐更加多元;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48.5%,比投資貢獻率高7個百分點左右,成為“三駕馬車”中日益強勁、穩定的動力來源;從區域結構看,東部地區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繼續得到發揮,區域發展呈現協調新局面;從居民收入看,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水準高於GDP增速,且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

  這些情況都表明,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更高層次發展階段。其間,增速雖然放緩,增量依然可觀;傳統動力衰減,多元動力呈現;調整儘管艱難,升級已成定勢;調控不再強刺激,改革釋放新活力……“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正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新姿態。

  毋庸置疑,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矛盾困難增多,“三期”疊加問題交織,房地産風險、地方債務風險、金融風險等隱患有所顯現。但我們更應看到,新型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不斷推進,不僅創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場需求,還會帶來更全面、更深刻的産業結構調整和需求結構再平衡,為中國經濟提供巨大潛力和迴旋空間。與此同時,把發展的眼光放向世界,謀求以更高水準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有利位置,也將為我們贏得新的全球化紅利。可以説,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完全有信心、有實力化解成長中的煩惱,也有條件、有能力保持較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

  把壓力變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根本的還是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我們要靠改革,做實市場壁壘的“減法”、做好市場空間的“加法”,通過激活力、補短板形成更多機遇,讓13億人民的聰明智慧在大眾創業中充分涌流、在萬眾創新中大顯身手;我們要靠改革,支援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産業發展,著力提升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的競爭力,構建區域發展的新格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我們要靠改革,持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增加公共産品有效供給,用改善民生的新成果,兌現發展為民的執政理念和承諾。總之,我們要靠改革進一步釋放新動力、催生新優勢、鞏固新常態,把勁頭使在提質增效和民生改善上,匯聚起新的動能,推動中國經濟實現科學發展、升級發展。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