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電子垃圾非法回收形成産業鏈 利益驚人年産值近千億

2014-07-04 09:31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北京到河北再到廣東,隱藏著一條拆解和提煉廢舊電器電子垃圾的“地下産業鏈”,年産值近千億元。記者近日暗訪發現,在暴利驅使下,電子垃圾加工小作坊遍地開花,而具有資質的正規企業“吃不飽”,眾多處理生産線長期閒置。這一産業嚴重的浪費、污染問題亟待引起關注。

  “遊擊隊”收入驚人

  北京北部一個村莊是北京電子垃圾回收集散地之一,倒賣電視、電腦、手機等廢舊電子産品的小販雲集於此。

  該村正北6公里,便是北京最大的廢舊電器集散地歇甲村,那裏有很多收購站點,電子垃圾由此流向更遠的地方。其中,含電路板的廢舊電器大多流向廣東汕頭貴嶼鎮;含塑膠、鋁銅等為主的廢舊家電,則流向河北石家莊市小石家莊村等地。

  有研究表明,電子垃圾蘊含著巨大價值。廢舊電器電子産品裏貴金屬的含量往往比礦石更高,一噸電路板包含的金是一噸金礦石的40至800倍。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千克銅及500克其他貴金屬。

  高額利益促使拆解和提煉電子垃圾的地下産業迅速膨脹。據貴嶼鎮原黨委書記、貴嶼迴圈經濟産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楚豐估算,僅貴嶼一個鎮,電子垃圾産業的年産值就可達千億元。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貴嶼鎮拆解回收處理量是100多萬噸的廢舊電子和300多萬噸的邊角廢塑膠。按1噸廢舊電子5萬元和一噸塑膠8000元算,這兩塊原料的價值分別可以達到500億元和240億元,貴嶼鎮的原料價值就有740億元。

  “這還是保守估計的數字。”張楚豐説,“汕頭一個做玩具的老闆曾跟我説,每年從貴嶼採購的廢舊塑膠就達80億元。因此貴嶼若將原有資源優勢利用得好,電子垃圾産業的産值每年至少可達千億元。而去年汕頭市的GDP也就剛過1400億元。”“一噸線路板拆解分類買賣,利潤有四五萬元,一年賺幾百萬元也是尋常事。即便是村中小戶,一年十幾萬元收入太過輕鬆。”貴嶼鎮電子垃圾中間商李鎮介紹,目前貴嶼共有3141戶人家從事相關産業,加上未註冊的,貴嶼從事地下電子垃圾産業的達上萬戶。

  記者在河北、天津、山東等地也發現了不少類似的地下電子垃圾鎮。除廣東、浙江、河北等地就地消化外,其他省份均在簡單分拆後發往一些加工地進行深度拆解。

  “正規軍”幾乎不盈利

  據北京市社科院統計,早在2006年,北京從事電子垃圾回收人數就已達30萬。

  我國2011年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規定“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制度”。其中的“集中處理”,即對拆解企業實行審批准入,目前已陸續有91家企業獲得拆解資質。然而,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統計,2013年綠色拆解企業開工率平均僅為42.5%。

  “正規軍”不敵“遊擊隊”,根本原因還是價格。一台21英寸廢舊電視機的收購價已達90元,而國家規定的拆解補貼只有85元一台。

  回收拆解企業——華新綠源環保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明算了一筆賬:拆解一台電視機,企業可獲得約130元至140元收入;而扣除收購、拆解費用和增值稅,總成本也將近140元,企業利潤幾乎為零。

  電子垃圾

  如何變廢為寶

  記者了解到,小作坊對電子垃圾的加工大多是“粉碎+煉金”。由於環保手段缺失,一些地方的冶煉對空氣、水源、土壤造成了嚴重污染。

  據統計,我國每年家電、消費電子産品的報廢量為5000萬至8000萬台,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超過1.6億台。如何有效促進電子垃圾迴圈利用,已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大課題。

  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史博士毛達建議,可以建立生産者延伸責任制度,實行“誰製造誰負責”。目前這一制度在我國沒有實施細則。廣東省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安太成表示,政府還需鼓勵支援電子垃圾朝著産業化方向發展,限制和打擊對電子垃圾的非法收購和交易。

  隨著近年來整治打擊力度的增強,原先集中在貴嶼的電子垃圾非法小作坊紛紛轉移到周邊地區。業內人士認為,對電子垃圾地下産業鏈的治理應著眼于引導和規範。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應推進地域協同、部門合作,推廣拆解産業園區發展模式。推進地下拆解産業“發達”地區的産業園區建設,並派出工商、公安、稅務、海關、檢驗檢疫等駐園機構實行聯合監管,從源頭上進行規範。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